行走文化带·园丁笔记 | 门头沟第一党支部田庄村

2018-11-07 13:2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崔艳华

我的家乡田庄村以姓氏得名,明代的时候形成村落,它四面环山,东西狭长,位于109国道芹峪口往北9公里处,距离门头沟区政府45公里,距离雁翅镇政府驻地15公里,是一个拥有优美景色、优秀革命传统与悠远文化传承的红色村庄。

田庄村村内民居为传统四合院样式,以晚清及民国风格为主。田庄村的老宅、石巷、古树洋溢着安详、恬静和质朴的气息,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巷走到那古朴的民居小院中去寻访,现在村中保留下来的古民居虽已不多,但仍流露出昔日的古风遗韵。田庄峡谷原来被称为南山沟,抗日战争期间是情报联络线,同时也是粮食物资运输通道。日军多次在田庄烧杀扫荡,而田庄的抗日军民也在这里展开斗争,经常劫持运粮车、割电线、埋地雷,让鬼子十分头疼,上演了无数次对敌斗争的惊险故事。而如今的南山沟,绿树成荫,果树成林。全村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农田均为梯田。有占地1000余亩的香椿种植基地,特产的红头香椿、田庄豆腐、核桃和蜂蜜历史悠久,远近驰名。2004年田庄香椿园被确定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为了更好地发展村庄,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利用‘京西第一党支部’的红色教育基地,带动村庄的生态和民俗旅游,带领村民致富。

田庄村红色革命历史资源丰富,有着“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展览馆,教育基地以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创始人崔显芳的革命事迹为主线,是一座集资料展示、思想教育、红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门头沟区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崔显芳,1888年出生于田庄村一户农民家庭。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西部山区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他从上海回到家乡,以办学、行医为掩护,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创建党组织,创建了田庄高小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作为京西山区的“第一个党支部”,田庄村目前共有420户居民,其中共产党员109名,村里80岁以上的老党员共有12人,60岁以上的党员更是过半,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还有2名建国前的老党员,崔广发老人就是其中之一。这109名党员中有四成的党员是在村外务工的。面对愈发严重的党员老龄化现象,田庄村力争每年发展2名年轻力量为新党员,将年轻党员的力量集合起来与老党员进行“一对一”帮扶,形成长期的固定帮扶模式,比如在防汛期或是冬天安全隐患较多的时期,还有生活中一些安全隐患比如煤气中毒等,年轻党员们都会经常去帮扶对象家里检查和修补。组织上会一直关注着各家党员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如有需要帮助的,会第一时间安排年轻党员进行帮扶。

田庄村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传统山梆子戏、聒子鼓等文艺活动,每年农历初一举办田庄青茶山民俗庙会,热闹非凡。田庄村娘娘庙位于青茶山上,远远望去,甚是壮观。该庙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大举扫荡田庄,烧毁了“娘娘”庙,后又重建。文化大革命又遭到破坏,1995年,田庄村靠村民集资和筹义务工,重新建起了这座庙堂。山门台阶正对着的,是一座崭新的戏楼。山门内为二阶梯的院落,上院为正殿院,供奉天仙圣母。三棵古油松树巍然屹立在庙堂前,最粗一棵干围2.5米。在山门外右侧的台地上,有一棵古青茶树,干围2.6米,树龄约四五百年,青茶山就由此得名。据传,数百年来,娘娘庙不仅以其建筑瑰伟令人称赞,更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的庙会享誉京城。

如今的田庄村,建起了《京西星火》展览展馆,文化中心礼堂,建筑面积517.5平米,在文化中心内设有1个影视厅,配备多媒体电教设备,配齐电子影盘,为游客播放红色纪录片,亲身感受革命征程;崔显芳烈士故居位于田庄村东街,1998年被门头沟文物局列为“文化、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时期,自成院落,座北朝南,建筑面积233.7平方米,是崔显芳同志早期居住的地方,修复后的故居设有革命文物展览,砖坯正房5间,东房为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西房为生活文物展览,故居门大门前题写“崔显芳故居”金字横向匾,房前院内栽培花草树木,外有围墙,院内设有花池通道,可接纳100余人同时参观;第一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为清代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44.2平米,此处建筑为崔家祖宅,也是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所在地,门头沟区政府1998年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在这里,崔显芳与魏国元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田庄高小党支部,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使革命星火在京西点燃。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接待室,建筑面积75平方米,主要承担游客接待、旅游咨询等服务职能。配有办公桌椅、沙发、空调,并将逐步配备电脑等高科技办公设备,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崔显芳烈士墓地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30余平方米,周围辅以景观石、绿化带作为装饰,与烈士公墓相互映衬,烈士纪念碑雁翅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园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纪念碑四周栽植松树、柏树,纪念碑上刻有雁翅镇革命烈士姓名。

每每回到家乡,仿佛重走抗战路,都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率领群众与侵略者抗争的伟大,取得胜利的光荣,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地位。 

(作者:崔艳华,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作者:崔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