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文化带·园丁笔记 | 流淌的文化 厚重的村落

2018-07-03 15:0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百花山下,清水河旁,那里有我可爱的家乡···”虽人到中年,儿时的歌谣却不时回响在耳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就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

2005年11月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京西灵水举人村名列榜首。作为土生土长的灵水人,自豪之余带给我的是绵延悠长的思绪,留给我的是串串抹不掉的记忆。

由于工作的关系,现在一年中呆在村里的时间少之又少,而每次抽空去看望家中的父母,也总是伴着落日的余晖赶往家中。也许是人到中年、故土难舍的缘故,每次走进村里,那清洁的石板路、那熟悉的街道、那亲切的乡音,都让我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亲切感。走在熟悉的大街上,看着街两旁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不禁感叹家乡那千年不断的文脉,如岁月写在脸上一样,家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全写在了班驳的砖瓦上、寺庙的残壁间、老宅的天井里、传统的习俗中;甚至连那些千年古树的枝叶里都仿佛见证着灵水村的学子们寒窗苦读的日子,见证着古村落的沧桑岁月。村内的每一处景观流淌的都是一种文化的气息,这流淌的文化让这个古老的村落变得更加厚重。

灵水村素有八景,在这八景之中,“东岭石人”因其充满神秘色彩而深深印在我的心中。这一景观就是在村子东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在这座山上的一个凹洼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头无论在灵水村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而且看到的都好像是一个书生在读书学习,故称其为“东岭石人”。让人不解的是,这一景观只要跨出灵水村的地界一步,看到的就只是一块四方的石头。儿时的我带着好奇心曾不止一次的试验、证实,得到的结论总是一样。也许就是这个缘故,村内从古至今出了许多文人,在明清时期还曾出过很多举人,“京西灵水举人村“也由此而得名。村内的人一直以崇尚读书为根本,村内读书的人多,经商的人也多,由此产生了古村落所特有的举人文化。独具魅力的乡村举人文化影响了一方的百姓,灵水村的举人文化是中国北方封建社会乡村文化的典型范例。

任何一种无形的、隐性的文化都需要依靠一种有形的、显性的载体得以体现。灵水村的民居建筑则与举人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村内的举人宅院和民居建筑追求一种“仕者风范”,“越制”的九间九懔大宅院及刘举人的五进套院、行医世家谭瑞龙的大宅院纵深相连、左右互通,而传统民居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随处可见,这些建筑轴线分明、房屋对称,雕梁画柱、木雕砖刻,无一不体现着视为命脉的传统文化和伦理文化,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世代乡村的“士大夫”风情,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

宗教文化在我国可谓源源流长,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的寺庙的残垣断壁也在向世人述说着它昔日的辉煌。我的小学学校便是一座寺庙,现在仅存的寺庙山门檐下的“灵泉禅寺”四个古字仍清晰可见,据载这一寺庙始建于汉代。除了这座寺庙外,村内还有娘娘庙、火龙王庙、文昌阁、魁星楼等大小不等的多座庙宇,在村域外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在这样一个山野郊外的小山村中,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各自独领风骚,又和睦相融、碰撞交流,形成了罕见的“四教合一”和谐相融的灵水宗教文化。

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它的传承是对历史的一种追寻、一种尊重,而作为一个古村落,灵水村又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有形资产。村内自古就有36盘碾子、72眼井之说,现在村内的街道上、角落里都可以看到这些东西的遗迹;村内的树上树“柏抱榆”“柏抱桑”远近闻名,奇特的雌雄一体的银杏树实为天下一绝;独享天成的莲花山、仙桃峰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些天成独特的物华天宝共溶于村内,形成了灵水村所特有的景观。每年立秋时节为纪念清末刘举人赈灾赊粮之举而沿袭下来的“秋粥节”更是独具匠心的民俗风情,所有这些都使这小小的村落变得厚重而悠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祖祖辈辈就是在这样一个凝聚着天地灵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灵水文化不是谁谁发明的,它是通过长期和漫长的历史熏陶、渲染、沉积和洗炼成的,村中遍布老屋枯井,街中那古木奇树、居家中的木刻砖雕、古瓶瓷器;门旮旯里盛物的器件、歇脚的马凳无一不是古物,都在述说着久远的历史。

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这流淌的文化更不可复制。我的家乡把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留给世人,虽然略显残破、萧条、冷清,但能给整天居住于喧嚣闹市的人一份难得的清净、平和和悠闲。现在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的家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区、镇经济产业调整,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家乡经济发展的命脉,愿我的家乡能永远用它所独有的风韵为世人留下那永不磨灭的记忆,我祝福它!

(作者:张翠红,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老师)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  作者:张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