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红薯 从救命粮到养生佳品

2022-11-27 09:3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红薯 从救命粮到养生佳品

从备荒救灾的救命粮到如今健康养生的绿色食品,在不少国家的历史中,红薯都曾扮演过多重角色。当细米白面成为人们的主食后,红薯逐渐从主食舞台上的主角变为配角,但依然调剂着我们的日常饮食。

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作物

红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它缘何能一度大行其道?产量高、耐贫瘠是最主要的因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的活人养人功劳巨大。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小麦、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大米、白面成了餐桌上的主角,红薯虽然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但还是在人们的饮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红薯总是和土豆、山药、芋头之类的作物纠缠不清,让人误认为这些富含淀粉的块根类植物都是一家人。其实,如果单从植物学分类上看,区别一目了然:红薯是旋花科番薯属,土豆是茄科茄属,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芋头则是天南星科芋属。也就是说,看起来很相似的它们都不是亲戚,牵牛花和空心菜才是红薯真正的“亲人”。

红薯的学名为番薯,但因为种植地特点、颜色的不同,又被称为甘薯、白薯、甜薯、地瓜、红芋、山芋、朱薯、红苕等。从番薯中的“番”字可以看出,这种作物是外来者身份。红薯原产于拉丁美洲,是印第安人栽培的一种古老作物,在美洲有着数千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据科学家推测,红薯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作物化了。1960年,在秘鲁一个原始洞穴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红薯块根遗迹,经鉴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哥伦布1492年航海到达美洲大陆后,发现当地印第安人普遍种植着红薯,并将其当作主食。在哥伦布的第一次航海日记中曾多次提到了这种新作物,如1492年11月4日:“这里的土地如此肥沃,到处都是如同胡萝卜一样的薯类。”12月13日记录的海地岛印第安人时说:“在所有这片土地上栽种的都是这种甜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这种块根做的面包可以用水煮,也可用火烤。”12月16日的记录为“他们种植了一种薯类,把枝条插在地上,会从根部长出胡萝卜一样的薯块,把这种薯块收获后,碾碎揉成饼块。如果再种,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插下枝条,照样在一株植物上收获四五个果实。这种食物味道非常好,跟栗子没有两样。这种东西曾在几内亚见过,但这里的更好,也更大,最大的粗如人腿……”

哥伦布从美洲返航时,首先将红薯带到西班牙,并将其献给西班牙女王。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非洲与美洲之间殖民者运送奴隶的船只,红薯作为奴隶的粮食被传到非洲、印度等地。

1521年,麦哲伦抵达吕宋(今菲律宾)群岛。1571年,西班牙人建立其在吕宋的殖民统治,开启西班牙-墨西哥-吕宋的大帆船贸易时期。西班牙人远航出海时,随船运载了大量红薯作为粮食,并在到达吕宋后开始了相当规模的种植,这也为红薯后来更广阔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移民”我国始于万历年间

“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警世台词耳熟能详,最早出现在1979年艺术大师牛得草主演的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里,虽然颇接地气又深入人心,但经过考证,这段台词“穿越”了。

《七品芝麻官》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红薯还未进入我国。到了万历年间,红薯通过多种途径,如由吕宋传至漳州、泉州,由印缅传入云南、广西等地,最终“移民”到我国。

更有意思的是,提起红薯,很多人认为这是地道的北方作物,但实际上,它最早是在我国南方地区落户扎根的。广东是红薯(当地称为“番薯”)最早引种的地区之一。1582年,东莞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冒着杀身之险将薯种藏于铜鼓中偷偷带回家乡,种在花坞中,后来陈益又买地雇工种植红薯。很快,红薯就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粮食之一了。明代学者不少著作中均有记载,如王象晋《群芳谱》称番薯“闽广人以当米谷”;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称番薯“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等。到了明末清初,红薯种植遍布广东全省,东莞一带更是红薯的著名产区。但由于栽种范围有限,红薯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

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移民”发生在1593年,福建侨民陈振龙从吕宋引种至福州长乐县,由于当地官员的大力推广,红薯不仅遍布福建,更逐渐发展到长江和黄河流域。陈经纶《献番薯禀帖》记载了其父陈振龙引种的过程:“缘纶父(指陈振龙)久在东夷吕宋,深知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夷岛传受法则,由舟而归,犹幸本年(1593年)五月中开棹,七日抵厦门。”

虽然寥寥几句,但其中几经曲折艰难。

明清两代,闭关锁国,“海禁”颇为严格。陈振龙从20岁开始弃儒经商,他在吕宋经商时发现了红薯,立刻被其“神奇”所吸引。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在所撰的《金薯传习录》中写到,当“目睹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之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关键还“广种耐瘠”“随栽随活”。于是,陈振龙千方百计地想将红薯引入国内。

但当时统治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者将红薯看作是“国宝”,禁止外传,陈振龙想过多种办法试图将其带回国。据说,第一次他将红薯藏在藤箱底层,被当地查了出来予以没收;第二次他把红薯的藤条编入一只藤篮又被查到,而且还险些坐牢。终于在1593年5月,50岁的陈振龙将红薯藤编入船上的一根绳子中,外面涂上泥巴,吊在船舷下,躲过检查上了船,在海上航行了7个昼夜回到福州。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纪念红苕传入中国370周年时,特意做了《满江红·红苕》一词,其中“挟入藤篮试秘航,归来闽海勤耕织”一句就是描述陈振龙的这次历险。

陈经纶将父亲陈振龙千辛万苦带回的“薯藤苗种及法则”献给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起初担心“土性不合”,于是陈振龙父子就在家后门一块边隙地试栽,五个月后,启土开掘,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同充饥,且生熟煨者均随其便”。金学曾食用后批准属地可以照此方法栽种,就这样,红薯在我国落地生根。明政府将这种引自“番邦”的植物,定名为“番薯”。后又因金学曾大力倡议推广种红薯,为纪念其首倡力行之功,当地人又称红薯为“金薯”。1612年的《泉州府志》记载,“番薯,种出岛夷,蔓生多结根,一亩地有数十石之获,比土薯省力而获多,贫者赖以充腹。”

1608年江南受灾,在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等倡导下,红薯从福建被引进淞沪,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灾民的粮食问题。红薯适应性强,无论平地与山丘,不管干旱还是潮湿均能正常生长,即便如此,红薯也是在南方普遍传播了100多年后才传入北方地区,这是因为到了乾隆时期,才真正解决了薯种在北方越冬储存的问题。此后,除西北、东北边疆地区,红薯已遍及全国。在传入之初,红薯只是有钱人宴请宾客时端出的稀罕物;而到了清顺治时期,“物多价贱,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红薯逐渐由外藩珍贵之物变为平民代粮。

不起眼的红薯,在年景不好时是很多老百姓充饥的食物,其重要性仅次于稻米。道光六年《电白县志》记载,“番薯,贫者以代粮,赖以备荒,其功尤巨”。为纪念陈氏家族与金学曾引种红薯、拯救灾民的功绩,清代道光年间,福州乌山建成“先薯祠”,后更名为“先薯亭”,表达了后人对他们的敬仰。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红薯扮演了很长时间的餐桌主角,其浑身都是宝,红薯块、红薯秧、红薯叶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生吃红薯,只要从土中刨出,洗干净削皮就能吃,脆生生的,解饿兼解渴。《救荒本草》记“地瓜儿苗”:“茎方、四楞;叶似薄荷叶微长大,又似泽兰叶抪茎而生;根名地瓜,形类甘露儿,更长。味甘。”吃法为“掘根,洗净,焯熟,油盐调食;生腌食亦可”。如今,人们吃红薯不再为了果腹,更多是出于养生。红薯品种也越来越多,口感越来越好,有些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水果。

烤白薯由山东传入京城

在北方地区,红薯被称为“白薯”,有人说这二薯的皮色不同,有人说是瓤的颜色不同,但不管怎样,在京冀一带,老百姓不管是红心、白心、黄心,都约定俗成统一称为白薯。

烤白薯、糖炒栗子和冰糖葫芦算得上是老北京冬日里的街头美食“三宝”了。早年间,一过了立冬节气,京城街头卖烤白薯的就多起来。不用小贩怎么吆喝,一阵阵的香甜味道就能让人走不动道儿。那么,红薯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北京种植的?烤白薯最早又出现于何时呢?

据《北京种植业志》记载:“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福建海关官吏将白薯呈送进京,只在圆明园内栽种,作为皇室御用品,未能推广。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新任直隶总督方观承将白薯传至直隶等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陈云、陈树(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的儿子)两兄弟将白薯引到朝阳门至通州一带种植。由于味甘美、产量高,其茎蔓又是家畜的好饲料,因而逐步扩大种植,一度成为北京地区重要粮食作物。”由此可见,“白薯”在京种植历史只有两百多年。因其传入京城正值“康乾盛世”,有专家指出,正是因红薯由东南沿海至京畿北方地区的广泛传播与大面积栽种,为“康乾盛世”的人口与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烤白薯何时落户北京,史籍未见确切记载,相传是从山东传入的。据《华夏美食大观》和《济南民俗》记载:清乾隆年间初冬,乾隆皇帝微服巡访至山东,众人在平阴县城(今属济南)夜游时忽闻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原来是不远处一个摊贩正从泥炉中取出冒着热气的地瓜,颜色金黄,香气扑鼻。在寒冷的冬日里,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大臣连忙买了一块送与乾隆皇帝,他剥开皮品尝后连声称好。卖烤地瓜的摊主姓张,家中几年前开始种植地瓜,他的烤地瓜摊在平阴独此一家。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味道,令张老汉第二日再烤些送至行馆,并令平阴知县丁继先第二年立冬时派张老汉携地瓜进京。第二年冬至时节,张老汉奉旨进京,在皇宫里烤制地瓜,从此烤白薯一度成为“御膳”专用食物。

清末民初,烤白薯开始出现在京城的街头巷尾。烤白薯看似简单,但全凭摊主掌握火候。俗话说“七分烤,三分捏”,也就是烤的过程只占七分,余下的三分全凭着一点点捏熟。捏时要轻重适度,轻了,不易熟;重了,白薯会变形,影响颜值。

清末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称:“京师食品亦有关于时令,(农历)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民国文人徐霞村所著的《北平的巷头小吃》中也提到烤白薯,并将烤白薯的特点概括为“肥、透、甜”三个字。肥,是选用那种圆乎乎、皮薄、肉厚实的白薯烤制;透,说的是烤白薯的手艺,不能生心也不能烤煳、烤干了;甜,就是甘甜不腻,越吃越香,令人爱不释手。

营养健康风靡世界

二战时期,由于粮食缺乏,红薯和土豆等便宜且易栽种的农作物成了美国人餐桌上的主食。而且,与土豆相比,红薯自带甜味,自然更受嗜甜的美国人青睐。在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红薯年产量超过30亿磅。战争结束,经济复苏,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加工食品的兴起,红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头。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红薯年产量在二战结束后的头两年暴减40多万吨,特别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最低时年产量不足45万吨。

进入新世纪后,健康的身体、苗条的身材成为人们的新追求,红薯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特别是在美国人开始注重减少糖分摄入、多吃富含纤维和抗氧化物的食物后,维生素含量丰富的红薯开始重登人们的餐桌。很多学校也开始在早餐和午餐供应红薯,就连顶级厨师也会将它们作为珍馐融入菜品中。在注重健康的食客和美食爱好者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红薯产量2015年达140万吨,年人均红薯消费量为3.4公斤。

红薯的全球产量和需求量也在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显示,2022年世界红薯产量预计可达9000多万吨,亚洲地区仍是红薯种植的主要地区,其中我国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在日韩等国,红薯也是人气食材。很多热门韩剧中都出现了烤红薯的镜头,而在日本,红薯的产量虽不算太高,但对于育种、加工和创意使用均居世界前列。

1605年,日本从我国将红薯引入琉球(冲绳),烤红薯一度也是日本人喜爱的食物。特别是在1951年,移动式石烤红薯车在东京发明并使用,这股热潮伴随着日本战后食物短缺和经济高速增长期持续多年。从2003年起,电烤红薯机的普及再度引发烤红薯的热潮,从流动的商贩变成了堂食,烤红薯也变得更有“范儿”。除此之外,各路商家对红薯商品的开发也脑洞大开,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比如,和果子匠人把红薯做成了芋羊羹、铜锣烧等,西点师把红薯加进了芝士蛋糕、甜甜圈等甜品里,零食商家也不忘在巧克力、冰激凌、饮料等各种食品中加入红薯口味,让红薯变得时尚多姿。

在追求健美与长寿的潮流中,红薯如今已是风靡世界的保健食品。

乾隆曾为红薯“代言”

明代万历年间,红薯就已传入我国,但只是在福建、广东等地传播。大多数当权者并未意识到红薯作为口粮的重要活命价值,没有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红薯真正大规模地推广,是在清代。

1785年,黄淮流域遭遇大旱,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均“本年二麦无收,大田未能下种”,老百姓饥荒严重。乾隆非常关注各地灾情,要求各级官员广泛征求赈灾良策,红薯有备荒且耐寒的优势,于是他下诏以政府的力量推广。

乾隆皇帝对山东按察使陆燿进行了表彰,说他总结红薯种植经验的《甘薯录》通俗易懂,命令“多为刊刻”,并颁行到各府州县,分发传抄,使人们都知道种红薯的好处,便于推广栽种。同时他要求福建巡抚富勒浑,收集大量红薯藤种,注明如何栽种浇灌,一并交由驿站迅速传至河南巡抚处,让受灾地区的官员大力推广。另外,其他未曾遭灾的省份,也要把《甘薯录》“多为刊布传抄,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由于有着来自乾隆皇帝的关注,红薯逐渐在京畿地区和河南等地大规模地推广开来,成为养活百姓的救命粮之一。《燕京岁时记》记载,乾隆以后,京中无论贫富,都以煮番薯为食。而且,乾隆帝是历代皇帝中最长寿的一位,他本人也爱吃烤白薯,他还曾夸赞红薯“功胜人参”,此后红薯就得了“土人参”的美称。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林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