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当博弈只是停留在嘴皮子上的战争

2022-11-25 07:21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当博弈只是停留在嘴皮子上的战争

《人民的名义》现象级的火爆让周梅森成为编剧界的金字招牌,其后续作品《突围》虽然网络评价不高,但电视台收视率依旧可观。此次上线的《大博弈》情况和《突围》相似,在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联播的情况下收视率双双破1,但在网络上表现平平,时至今日依然几乎没能激起一点水花。

相比《人民的名义》与《突围》,《大博弈》是周梅森作品中“官味”最淡的一部,聚焦于国企改革,围绕着三个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展开,“官”少“商”多。但从叙事和人物组织方式来看,《大博弈》又处处都是周梅森的影子。

周梅森善于写改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有一个领头的“改革者”,一开场就被置于一个亟待改变的危机之中。随后,再用人物和接连不断的事件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把“改革者”牢牢地织入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博弈》也不例外。

剧集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危机:国有企业北方机械公司(后称北机)濒临破产,市里准备将其作为破产试点。北机内部已经半年发不出工资,人心惶惶,管理层中支持破产清算的人一时占据多数。而厂长钱建国想要保住北机这所百年老厂,于是叫回了北机海外销售部门的负责人,秦昊饰演的孙和平。海外销售是整个北机唯一还在盈利的部门,虽然彼时孙和平还同时在东南亚卖耗子药,但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在母公司即将破产的大环境里还能保持逆势盈利,恰恰说明了孙和平的实力。回国后,孙和平就为北机开始了他的筹资之旅,第一场博弈也就此展开。

为了保存北机,孙和平先后向老同学、宏远集团董事长刘必定(田雨饰)和昔日学长、国企汉重集团董事长杨柳(谭凯饰)借钱。刘必定提议孙和平向银行骗贷度过危机,杨柳则希望将北机纳入汉重集团,从而借机为汉重拿到一个上市指标。为了生存,孙和平选择暂时蛰伏,投靠汉重集团。被汉重挤占了上市名额的北机,只能自己争取在香港上市。这一次,孙和平想要北机自己成为大股东,于是开始了和汉重的又一轮博弈。最后在市长的协调和提醒之下,孙和平选择让步,但这也为日后的第三轮博弈埋下了伏笔。

这第三轮博弈,是从宏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开始的。这一次的博弈,不仅北机、汉重和宏远等几个企业激烈交锋,试图争取最大利益,国内和海外的资本方也加入了斗争。至此,这场国企改革逐渐与资本运作合流,旋涡中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可能影响中国重卡制造业发展的格局。

环环相扣的剧情,各怀心思的人,昔日老友的联手、利用和斗争……《大博弈》把“没有永远的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件事讲得恰如其分。而几个利益体之间瞬息万变的关系和主角们话中有话的交锋,也让整部剧可看性大大提升,成为观众讨论最多的内容。但无论几方博弈有多精彩,作为一部主题离普通人生活较远又严肃的剧集,终究还是显露了它创作的弊端。

一个严肃的主题让观众看懂,甚至持续被内容吸引,通常的做法是避免大段连续的沉闷内容出现,并加入一些轻松的喜剧元素作为调节。这也正是《大博弈》的选择。

周梅森编剧的作品中,大段的会议戏是一大特点。会议戏放在《人民的名义》等政治题材或者《大博弈》这样的国企改革主题之下,合情合理。而这两种特定主题之中,大多数的戏剧冲突,都是由不同立场的角色在会议中的言语交锋完成的。就像《十二怒汉》整部影片几乎都是一场陪审团会议中的对峙和言语较量,却并不让人觉得无聊,如果处理得当,会议戏将成为剧中的点睛之笔。但当下观众观剧时注意力大多比较分散,剧方可能想要照顾一下观众的习惯,因此《大博弈》中的会议戏绝大部分都被平行剪辑,穿插进了同一时间下其他角色的行动,变得过于跳跃和目不暇接。虽然这样的手法使得情节看上去更加紧凑,信息量也更充足,但整体性和戏剧张力都被大大削弱。

在严肃主题下加入喜剧元素无可厚非,没有人可以忍受一路严肃到底的电视剧,但喜剧元素讲究节奏和时机,《大博弈》的很多喜剧元素加得就多少有点欠考虑,上一秒还在为几亿资金唇枪舌剑,下一秒忽然几个小包袱甩到脸上,好笑是好笑,但也带来荒唐感。这样的错位一旦累积得太多,就很难说服观众这是一个扎根于现实的作品,人物、故事的可信度都被大大削弱。

目前《大博弈》已经更新将半,我们在其中看到了太多情怀: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的脊梁;北机作为百年老厂,如何承载了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几个利益集团无论如何争斗,其核心都是为了追寻中国重卡制造业崛起的梦想……这样的口号从第一集听到第十几集,如果不出意外,还会喊到结束的那一刻。但故事中,所有应该涉及的制造技术、车间工人,甚至直扣本剧主题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都看不到。北机从借钱到上市,一集就结束了。北机前期有什么弊端?需要改革什么?怎么改革的?改革后怎么盈利怎么发展?后期又会面临怎样的困难?需要怎样进一步调整改革措施?这些核心问题一个也没回答。一切博弈,一切崛起与沉沦,都只停留在了几个集团高层的嘴里。

而剧中人物口中动辄几亿、十几亿的生意,那些看起来惊心动魄的交易与算计,也只停留在他们几人唇枪舌剑的过程。几个亿的资金如何让北机起死回生?他们拿这笔钱做了什么?汉重集团上市之后怎么忽然沦落到要让北机输血抢救?这些内容都是直接上字幕“两年后”“三年后”,一笔带过。但这些恰恰是观众想看的“爽点”。

《大博弈》讲了一个关于制造业企业的故事,却全程没有见到任何能够落到“制造”上的内容。现在随着第三轮资本博弈的剧情开启,可以想见,关于制造的内容将会更少。“只谈钱”的走向,难道不吊诡吗?如果把制造业换成餐饮、通信、医药行业,似乎也都能成立,只要替换掉几个企业的名字,马上可以成为另一个行业的故事。当一切博弈都变成了嘴皮子上的战争,即便反反复复上价值,本质还是空洞和悬浮。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