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健探讨《我的喜马拉雅》真实改编的力量

2019-09-30 13:23 中国青年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梁君健探讨《我的喜马拉雅》真实改编的力量

十一黄金周过半,《今日影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节目继续播出,在持续关注献礼影片的同时,也在每日透过节目聚焦70年来的某个伟大瞬间。2018年3月1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卓嘎、央宗获颁“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一段坚守祖国雪域边陲的“玉麦三人乡”事迹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根据这段感人事迹真实改编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将于10月6日20:15于CCTV-6电影频道首播,并在爱奇艺与1905电影网同步网络上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庄严献礼。

10月4日,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做客《今日影评》,与观众朋友们共同探讨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爱奇艺联合出品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与大家分享这部改编自真实楷模人物的影片所带来的启示。

  玉麦三人乡登上银幕

  雪山与人情相映成趣

今年的国庆档,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的献礼影片除《攀登者》之外,还有电影频道组织创作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在《今日影评》节目现场,已提前欣赏过这部影片的梁君健为广大观众解锁了剧情框架。片中,卓嘎和央宗姐妹自出生起便和父亲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玉麦乡,守边放牧几十年如一日,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艰苦,还要面对亲人离世、盗猎者侵犯等一系列困难。

曾拍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的梁君健对于喜马拉雅山脉再熟悉不过。谈及电影人对“山”这一题材的聚焦,梁君健对《今日影评》阐释道,山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可以令人在单纯和极致的条件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在多数影片中,山能够提供“世外桃源”般独特的自然环境。不过,梁君健对《今日影评》指出,《我的喜马拉雅》中山与人、情则是相互交融的。片中的“三人乡”中,父亲是乡长,姐姐是妇女主任,妹妹是唯一的群众。面对优生优育政策宣传任务,姐姐只能去找牛群“传达”。在梁君健看来,这种带着孤独无奈的反差,其实为我们展示出人与自然间的相映成趣。

艺术真实还原楷模

  不当做法折射困境

曾经仅有一户三人的玉麦乡,全乡面积却超过了3000平方公里。父亲仁青带着两位女儿,以一家三口之力撑起了辽阔边疆。梁君健对《今日影评》表示,《我的喜马拉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人物经历既真实还原、又艺术化加工的提炼处理。坚守家园、不惜隔离所有外界消息的父亲仁青,立起了一种“轴”的执念性格。姐姐沉稳持家,妹妹则梦想乘歌声飞出山外,各具特点的姐妹两人与父亲的关系不尽相同。对此,借以片中姐妹俩发现父亲秘密箱子时的反应,梁君健对《今日影评》着重点出姐姐一方面对外界好奇、一方面又要劝阻妹妹的复杂心理。

封藏外界写给姐妹俩的信件,仁青的这种做法乍看下似乎有些自私、专制。在梁君健看来,这场戏的处理恰是影片成熟之处。他对《今日影评》表示,影片并未在树立时代楷模之时全盘否定他的内心想法,甚至包括在处理家事时的不当之处,但与此同时这样“错误”的做法在他们身处的特殊环境中却又是可以令人理解的。在梁君健的读解中,这一举动折射出的内心孤独焦虑才是三人在守边过程中真正面临的困境。他指出,《我的喜马拉雅》不仅让我们看到被立起来的丰碑,更为凸显的是人物不断转变、成长进而克服困境、走向成熟的过程。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发展维度提供启示

电影《我的喜马拉雅》将“小家情”与“大家情”紧密相连,身为少数民族的主人公却将感动大多数人。在父爱层面,梁君健向《今日影评》表示,父亲用蒸汽就醒巡山受伤的女儿并背送医治的桥段,令他联想起影片初始仁青带着病重妻子看病却没能成功的前史。在他看来,仁青对于家人的爱完全倾注于两个女儿身上,折射出的正是人情维度。而在家国层面,梁君健认为影片为当代重塑了家国情怀的坚守要义。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他们的小家由国家赋予,他们付出努力建设的小家也是为了坚守国土,这就将“国家为人人、人人为国家”的辩证关系完美结合。

目前,玉麦乡的人口已经逐渐扩增到56户、近200人,彻底地告别了之前的“三人乡”状态。这些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故事对于中国电影人有何启示?梁君健向《今日影评》指出,当山在那里的时候,大多数人想要攀登的是山的高度,但《我的喜马拉雅》告诉我们的是要坚守时间的长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玉麦生活,验证了玉麦及国家的发展提升。在梁君健看来,电影事业也应提倡“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对《今日影评》表示,在新时代条件下,如何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展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主流方向,如何做出能够沟通广大观众和楷模人物的艺术作品,正是这部电影留给电影人的丰富启示。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责任编辑:陈宏旭(QV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