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业内呼吁警惕儿童美术“过度教学”

2019-09-05 08:47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大赛落幕,不少作品可见美术教育者过度干预的影子

《老少乐》《花中之王》《两心如影》……这些从题目上看就老气横秋的作品,着实不像小朋友自发创作的画作。日前,“央美·鲁信 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大赛”在京落下帷幕,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各方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估,发布了《中央美术学院 2019年度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成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指出,此次参赛作品的审美品位有了整体提高,但目前少年儿童美术教育问题依然很突出。

本次大赛以“绿色与梦想”为主题,共收到投稿九千余件,北京、山东、河北、广东等省市参赛热情最高,少儿组报名参赛热度明显高于少年组。本次大赛组委会从初审到终评共邀请了30多位评委,覆盖了从40后到90后的老中青三代教师,在专业上也几乎覆盖了中央美术学院各个院系的所有学科。从综合报名热度表和访问量数据来看,少年儿童美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传统、专业艺术院校及美术场馆建设关系密切。

小狐狸、恐龙、康乃馨、端午节的粽子、变色龙……本次大赛中,以上这些形象及题材在不同的省份中出现了很多雷同作品。专家学者们认为,不少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美术教育者过度干预的影子。很多家长或教师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为少年儿童设计一种迎合主题的套路,题目呈现出成人化、口号化特点。

根据《调研报告》,成人的过度干预还体现在通过现成品及辅助绘画素材的运用上,类似于《秘密花园》那样的线描稿在儿童绘画创作中被大量使用。调研报告中提到,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现成的构图元素与线描稿,儿童只需简单的填色或描摹就能获得基本令人满意的作品,这种自欺欺人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学院油画教研室主任路昊说,儿童学习绘画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手艺”,更不是为了某一幅“好作品”,“儿童美术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到不教之教。”在本次大赛的评审讨论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祥说道,教育机构和家长应该给儿童营造一个适于绘画的氛围。据悉,大赛获奖作品将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西厅展览至9月10日。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作者:王广燕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