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许崇有:玲珑枕是寝具文化代表

2018-12-08 07:59 北京晨报

玲珑枕,是许崇有的家传手艺,到他这一代,是第四代。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许崇有和老伴儿马晓明正式接过了这门祖传技艺,认认真真潜心于玲珑枕制作,一做就是近三十年,“一开始是为了有事情可做,现在还因为这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得坚持,玲珑枕它是中国寝具文化的一个代表。”

许崇有,1953年7月生于北京,玲珑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玲珑枕制作技艺传自宫中,许崇有自幼跟随父母学习玲珑枕制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许崇有与妻子马晓明分工合作,一起潜心于玲珑枕制作,在保持传统之余进行创新,迄今为止已坚持近三十年。

图吉利起名叫路路通

玲珑枕,也有个名字叫路路通耳枕,但这两者并不完全相同。根据一些资料记载,玲珑枕的起源与慈禧太后有关,一种说法是清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城,路上犯了耳病,随行御医研制了这种可以透气的玲珑枕。另一种说法则是慈禧太后出逃后,夜不能寐,有大臣找到这种玲珑枕的做法,进献给太后,因为这种枕头四面透风,可以听到细微的动静,慈禧太后才得以入睡。

据许崇有考证,玲珑枕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金代,“那个时候游牧民族常年四处奔波,经常需要和衣而卧,只能枕着包裹休息,这个包裹上有孔,就是最初路路通耳枕的雏形。我所指的路路通,就是三排眼以上,或者四排眼以上,那些长的、孔多的耳枕,比如四排眼,也叫十八孔耳枕。北京人图吉利,给起个名字叫路路通,寓意着你躺在这个枕头上,想法就全通了。”

许崇有进一步说,六个眼的叫玲珑枕,可靠、可倚、可枕,也叫肘枕,或者梅花枕。“过去的北京人戴耳坠子,中午休息的时候没办法平躺,只能侧卧,就可以用这个枕头,不用脱上衣,也不用打散头发。”

和老伴儿搭档做枕头

“我们家的玲珑枕是家传手艺,一般选用纯棉布料制作,最好的枕头用云锦。缝制一律采用手工缝制,所有孔子周围,一针一线,都是由我老伴来做。”许崇有的老伴马晓明,自1979年结婚过门以后,就跟随婆婆郝乃芸学习针线技艺和玲珑枕的制作。因为婆婆要求严格,一开始,马晓明不知道被婆婆说哭了多少次。好在付出总有回报,如今的马晓明,针线活儿早已青出于蓝,手底下的功夫十分了得,缝制起玲珑枕来,飞针走线,令人眼花缭乱,堪称绝活儿,“我老伴儿的针线活儿非常讲究,布料拿捏的尺寸,线的松紧度,缝合时候的手劲儿大小都非常准确,这是经年累月的积累。”

想要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玲珑枕,可不仅仅缝制一道工序。“布料需要下水,需要高温锁色,这之后要熨烫,铺平,裁剪。”多年来,许崇有和老伴儿马晓明分工搭档,创意,设计,配色,准备布料等工作一般由许崇有完成,缝制则由老伴儿进行。即便这样,制作一个玲珑枕,最快也得三天时间。玲珑枕的填充材料也很有讲究,许崇有说,里边用的是黑苦荞壳,“黑苦荞壳捏不碎,不掉渣,不掉沫。《本草纲目》上说,黑苦荞是中华第一神草,它的壳可以降燥除湿。”

我有生之年不虚此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许崇有和老伴儿开始专心制作玲珑枕,“过去就在家随便做做。八几年开始做玲珑枕,就开始专心做玲珑枕,几十年都在做这个事情。一开始是为了有事情可做,现在还因为这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得坚持。玲珑枕它是中国寝具文化的一个代表,中国古寝具文化非常多样,但流传到现在有代表性的不多,玲珑枕是其中一个。”

为了让玲珑枕更加符合现在的审美,许崇有在面料、颜色和纹饰上下了不少工夫,“过去芯子配红色,外边配黑色,这是原色。现在的颜色这么发达,布料种类这么丰富,我就做了重新搭配。”为了将红色和绿色搭配起来,许崇有特意选择了黄色和金线进行中和,做出的玲珑枕大方美观。

“我们家的枕头,具备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为了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许崇有针对具体问题做了不少改良,“比如老年人,希望枕头高一点,装的饱满一点,我就按照尺寸等比例放大。我还做过颈椎枕,两头大,中间细,这种枕头也叫瞌睡枕,因为你枕着就可以睡着。”

这些年来,许崇有和老伴儿为了传播玲珑枕,参加了不少表演展示活动,还将玲珑枕的制作带进了校园,“我的想法很简单,能做,能玩,能高高兴兴,有生之年不虚此行就行了!”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