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文学要带着“本土文学特质”飞扬海外

2018-08-08 13:02 文化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摸秋”“咬秋”“晒秋”:“贴秋膘”之... 立秋读诗|炎炎暑退,一枕新凉一扇风 这些小众细分博物馆蕴藏人文之城无限魅力... 打造学术出版高地,2020年上海专业出版中... 中国文学要带着“本土文学特质”飞扬海外 文汇深呼吸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 海外市场同比增长16%,国产游戏出海需全... 瑞典王冠被盗,还有更离谱的!俩业余盗贼... 阿拉斯加史前文明来自中国?考古学家发现... 上一秒是天使下一秒变“熊孩子”?是时候... 排行榜 一代女神传奇今晨谢幕,王丹凤逝世享年94岁 她,在外漂泊80年,是今年春晚舞台上最年... 结婚16年的妻子弃他而去之后,他画了一幅... 正月初一不能倒垃圾?春节到了,来复习一... 每年上万集的电视剧播一次就消失,谁干的... 美国女高中生舞会上一身中国旗袍艳惊四座... “你好,我是星探!”艺考生未入学就被影... 容颜老去蒋勤勤,长相平平古天乐?致那些... 秦始皇嫔妃与皇子面容复原图公开!惨死于... 前妻偷走价值3500万美元的毕加索名画,换...   中国文学要带着“本土文学特质”飞扬海外   日期:2018年08月07日 06:35:02 作者:钱好

今年以来,中国文学频频在海外掀起“热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英国畅销,连连加印;周浩晖的悬疑小说《暗黑者》以11万美元的预付版税,创中国小说海外交易纪录;鲁羊的先锋小说《银色老虎》被知名英文文艺期刊刊登……当代的中国文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多元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

与此同时,不少人注意到,在“出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些译文仅以保留故事情节为主,在行文、遣词方面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改写。换言之,中国文学中的“文学”特质,成了许多作品在翻译中流失的部分。有专家呼吁,中国文学的审美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海外传播时更多保留其艺术性,让中国文学之美在异域生根、开花、结果。

许多中国文学到了海外只见“中国”不见“文学”,背离了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

不久前,一位作家在座谈活动中,谈及自己作品在外译时遇到的问题:他认为段落是有文体特征的,但英文版从“读者立场”考虑,重新切分了段落;他写当下的时间,从头到尾都用同一个词,以此强化特定的文字风格,但英文版为了避免重复而改成了不同的词……

近年来,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出海”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作品到了国外只剩下“中国”,不见了“文学”。

译者和出版方所谓的“读者立场”,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市场判断:外国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主要目的是借此了解中国。所以在一些人眼中,翻译中国文学,故事情节是核心,“猎奇”内容是加分项,而文体、表达等文学特质不仅“无足轻重”,甚至可能会影响当地读者的流畅阅读。早些年汉学家葛浩文对莫言小说“连译带改”的译法,更似乎给出了一种经市场验证有效的成功模板,被视为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的范式。

海外读者真的不关心中国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吗?今年6月,中国作家鲁羊的小说《银色老虎》登上了某知名英文文艺期刊。随文配发的作家专访专门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叙述视角的切换、意象的象征意义等细节,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翻译家许钧认为,跨国的文学交流当然有增进认知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审美期待的互换。剥离了文学性,实际上就等于背离了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当让海外读者在了解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学会欣赏中国文学的审美。

随着中国文化持续走出去,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必将逐步聚焦于文学本身

在不少专家看来,中国文学在译出时出现的“文学性”大量折损,其实是由文化传播的规律决定的。当前我国的文化输出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地走出去,海外读者必然会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忠实度有越来越高的追求。

译林出版社资深编辑王理行认为,任何文学的向外译介,都会经历一个越来越忠实于原作的发展过程。当年林纾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中国读者对于国外文化和文学的了解都极为有限,林纾必须考虑读者接受的问题,以文言文写就的译作与原作自然有较大的距离。但是随着外国文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普及,林纾当年的译文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需要。

在读者对翻译忠实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下,汉译外国文学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呈现得越来越“原汁原味”。中国文学的外译也是同样。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面对的许多海外读者,依然处于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不太了解的阶段,因此一些迎合当地阅读喜好的“改编版”译本颇有市场。但随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必将逐步聚焦于中国文学本身。

事实上,这种改变已经初现端倪。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袁筱一曾多次亲见法国译者在讨论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法时,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而反复斟酌,力求精确。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葛浩文,近年来,他的翻译越来越忠实于原文。据许钧透露,为了准确地译好《推拿》,葛浩文向作者毕飞宇提了数百个问题。

应积极引导海外读者欣赏中国文学的审美,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

中国文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带着文学特质“走出去”?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固然提供了大环境上的推动力,与此同时,专家提出,相关方面也应当积极倡导中国的“文学美”扬帆出海。

中国作家协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连续多年举办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为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众多中国作家与海外各国的汉学家、翻译家、出版人提供了面对面对话交流的平台,也增进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推动了中国文学审美的译出。

另一方面,中国的作家、出版界,也应当积极推动“文学性”的输出。许钧坦言,文学性的内容的确较难翻译,需要译者调用多种语言手段,在译入语中实现同等的文学效果。但他强调:“随着交流的增多,翻译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的。一定要相信读者的能力。”他以名目繁多的法国面包为例:曾经很难被译成中文,但随着法国连锁超市、西点屋在中国普及,如今所有奶酪、面包的翻译都不需要加注,读者都能够轻松理解。今天的文学翻译,同样应当少一些“读者能不能读懂”的顾虑。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