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京西赵家台村访古

2018-05-10 08:28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京西赵家台村访古

赵家台村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西北,四面环山,平均海拔在350米左右,村落位于较平坦的山坡上。沟通王平镇与潭柘寺镇的潭王古道由赵家台村东山坡上穿过,沿潭王路行走,便可领略沿途村落的历史与风光。

最迟明万历年间已成村

赵家台村所在区域曾为潭柘寺庙产。村民传说早在宋代前,有陈家和蒋家在此居住,至北宋时,一位赵姓贵族被发配至此,将陈、蒋两家人赶走并占据此地,因此始称赵家台村。然而这一说法并不足信,据考证,现有村名最早见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宛署杂记》中“县西八十里赵家台”“圆通庵,在赵家台”的记载。另外村内现存的万历三十年(1602年)圆通庵石碑及崇祯元年(1628年)朝阳庵铁钟上亦分别镌刻有“京都顺天府宛平县京西乡赵家台”及“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赵家台村”的字样,可知赵家台村至迟于明万历年间已经成村,并沿用村名至今。

借助京西古道的便利交通,明清时期赵家台村除了农耕养殖,还发展了煤矿开采业,村落富庶繁荣,由村中现存的众多古迹可见一斑。近年来,因煤矿开采导致地下采空及环境污染,村内居民均已迁往南侧的赵家台新村,原有建筑及古迹得以原封不动保留至今,成为京西古村落中的一颗明珠。

五大宅院“后台”保存最好

村落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村内两条主干道呈十字交叉,街道以不规则的石块铺就,显得质朴敦厚。民居宅第沿街道两侧展开,多数保留合院格局及传统样式。院落一至二进不等,坐北朝南,临街开门,门内正对座山或一字影壁。正房三或五间,厢房一至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皮条脊,石板屋面搭配合瓦或筒瓦,其中将天然开采的石板用作屋面是本区乡土建筑的重要特色。

正房明间多开隔扇门,次间使用支摘窗搭配步步锦或灯笼框窗棂,门联窗亦为常见做法。房屋地基为砖石砌筑,前出台阶二到三级不等。房屋主体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屋架搭配青砖槛墙与山墙。山墙多开小窗,饰以瓦面和屋脊,也是本区乡土建筑的特色之一。

据村民介绍,村中原有五大宅院,现以街道最北端一处宅院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俗称“后台”。该院为南北两进,院门朝西,位于院落的西南角,面阔一间,进深五檩,北接厢房二间。大门采用如意门做法,门框、门板、门槛和门簪犹存,门板上保存门联一副,底层为红底黑字,内容为楷书繁体“岁新绵甲子,德厚富春秋”。

有趣的是,在原有字迹之上,后期又叠压了新的门联,内容为“走大寨之路,学大庆精神”,颇具时代特色,只是颜色多已褪去,只能依稀辨别。门内为一字影壁,一进院北侧为二进院门,采用砖砌小门楼样式,檐下为仿木梁枋,院门及看面墙均饰以精美花卉砖雕。二进院门内正对一字影壁一处,青砖砌筑,形式简单。二进院正房五间,明次间做吞廊,其中明间屋面坍塌,门窗倒伏于地,损毁较严重,山墙开小窗。东西厢房各三间,建筑风貌统一,屋面均为石板屋面搭配合瓦,门窗采用隔扇门搭配支摘窗的装修样式。

据《门头沟村落文化志》记载:“该宅院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它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为两间(作为下人的居住所),后院有上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宅院的门楼两侧有一对龙石鼓把门,影壁墙上写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失掉无处寻’的劝诫语,提示后人要珍惜时间,勤劳致富。该院的建材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是上好的木料;房屋的砖腿,是经过工匠们精心磨制的,砌上砖腿后,砖缝细腻均匀,非常考究;屋顶为仰瓦扣瓦合瓦;滴水檐瓦的图案为狮子头和富字。据村民回忆老辈人的说法,建此宅院耗时长达一年有余。此宅的原主人是一位乡绅,在当地赫赫有名。他家有煤窑数座,并专门从事为穷人打官司的诉讼业,靠经营煤窑和为人打官司成为当地首富。村中老人说,他家还有日行一千,夜行八百的宝马良驹。”现有院落也证实此院主人当年在村中的地位,且财力不凡。

数百米古地道交错纵横

除地上建筑外,赵家台村还有贯穿于全村的古地道。据《门头沟村落文化志》记载:“地道分东南西北四个入口,依据地势,地道从坡下一层一层一直通到坡上。”通过现场走访,发现有两处地道入口均紧邻房屋后墙,以条石或杂石垒砌出长方形洞口,高约1.5米,宽约0.7米,洞口内以杂石垒砌墙壁和券顶,石间填充泥灰。洞内高约2米,宽约1.6米,空间较大。墙壁和地面还开有边长约0.5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洞口,与他处地道相通。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表记录,“在地道拐弯处有放置油灯的平台,地道深处设有机关。”可见地道设计之精巧。

据《京西军事遗址》记载,村内已知地道总长有500多米,其中古地道“由南宅刘家入口,相连的有3间、2间、1间大型洞室(即地窨子),地道向东,再转向北,穿过北宅,转东到碾子及东后台,再向北、向东到原供销社旁出口,总长约200米,此为主地道,沿途各家均有入口和分支地道与主地道相通,有的户建有地窨子。”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在地道中多次躲避了敌军的袭扰,因此潭柘寺地区流传有“铁打的赵家台,纸糊的北京城”一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按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赵家台村在古地道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地道,并增建了碉堡一类的设施。新地道位置“一是由南宅刘家,接古地道往南,一直到孙长在房前坡头碉堡;一是由十字街口西接古地道,再沿街往东再往东北至东井沟西。这两段新地道,加上与各家相连的支道,总长约300米”。除赵家台外,灵水村、燕家台、清水涧村、三家店村、马各庄村、东山村等也保留了年代久远的地道设施。作为一种当地常见的村落营建方式,这些地道的历史、结构、功能及关系仍等待有心人去深入发掘。

在赵家台村北不远处的山坡上原建有朝阳庵及圆通庵,据传明末清初便已荒废,建筑基址全无,现仅存圆通庵石碑和朝阳庵铁钟。圆通庵石碑立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碑身汉白玉质,方首圆角,浮雕云纹,碑额楷书题刻“重修碑记”。碑文记载了明洪武年间兴建“护国佑民圆通庵”及万历年间重修圆通庵的事。可知明代此庵香火繁盛。朝阳庵铁钟铸于崇祯元年(1628年),螭钮、花口,上部铸如意莲花纹饰,下部铸八卦图案。钟身铭文记述了铸钟缘由:“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赵家台村居士恩荣官孙公朝福看得本村朝阳庵经声朗朗,佛声浩浩,缺少钟磬,孙公发心捐资,兴募缘僧克念同造钟磬,天启七年孙公宾天,崇祯元年有孙公□、孙万春、孙万东、孙万景、孙万钟、孙万化造钟完矣。”据此铭文亦可知孙氏家族应为村中大户。

赵家台村早年间水源充足,村中有古井一口,即使在干旱年头井底也有一汪清水。可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古井遭到破坏,水质也不再清澈甘甜。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王佳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