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老北京的礼仪桥和御苑桥

2018-03-15 16:00 北京晚报

古代城市中一般都有供水、蓄水和排水的系统,跨水架设桥梁,老北京也不例外。随着近代市政的更新,这些水渠湖面和桥梁大多数都已经消失,只有德胜门内的德胜桥、什刹海的银锭桥、地安门外的万宁桥等古桥仍存。但作为明清两代的皇都,北京却有两类古桥遗存至今,为国内仅有,世界罕见,它们是礼仪桥和御苑桥……

中轴线上有16座礼仪桥

老北京的城市中轴线是皇都最重要的礼仪线,跨线的桥梁都属于礼仪桥,其中包括天桥、正阳桥、金水桥和后门桥等16座。

天桥最早是天街跨龙须沟上的一座木板桥,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整治天坛、先农坛墙外环境,疏浚排水沟渠,改筑为单拱石桥。这座石桥桥身陡峻,只供皇帝轿子行走,是专为礼仪而设。乾隆皇帝曾亲撰《正阳桥疏渠记》,并刻碑立于桥头。明明是“天街”上的“天桥”,为什么乾隆皇帝称其为“正阳桥”?这岂不是和正阳门外的正阳桥重复了?原来历史上皇帝祭天都在都城外南郊,称为郊祀。明永乐年间建北京城,直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加筑外城以前,天坛都在城外南郊,加了外城以后,天坛包在城内,祭天不在郊外,显然有悖古代礼制。乾隆皇帝新建天桥,桥头一侧立疏渠碑,又把乾隆十八年所刻的《皇都篇》、《帝都篇》石碑立于另一侧,成为“一桥二阙(碑)”,正是古代国门之制,这样天坛又到了城外,所以把天桥也叫成了正阳桥。此桥在上世纪30年代拆除,2014年按原状恢复。

真正的正阳桥位于正阳门外护城河上,它是明代国门第一桥,桥身宽十丈三尺(约33米),长七丈五尺(约24米),三拱石砌。桥身分为三路,栏杆隔开,中间为皇帝专用,两侧供平民车马行走,桥南立五间绿琉璃瓦大牌坊,匾书“正阳桥”仨字。正阳桥的长度、宽度、桥头牌坊都是国都礼仪桥之冠。1919年大修,桥拱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坡度减缓,近于平直,桥宽加至42米,牌坊在1935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55年拆除,2008年在原址按原状重建。正阳桥既是礼仪桥,也是交通要道上最重要的一座桥。

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前。古代皇城是帝王所居,大多在正门前引水,象征天汉(银河)又名金水,以后不少礼仪大门前设河,都称为金水河,河上之桥名金水桥。天安门是皇城正门,金水河在城门外,故名外金水河,桥名外金水桥。体制崇隆,主桥五座各三拱,纯为礼仪而设,王公大臣等出入只能走两侧附桥,名公生桥。桥端立有两座华表,仍存古制。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也是紫禁城内皇宫门前礼仪桥。此外,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外,跨筒子河还建有一座石造桥坝,称筒子河北桥,也是中轴线上一座礼仪通道。

后门桥正名万宁桥,位于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元明时期亦称海子桥,为通惠河进入积水潭的跨街桥梁,元代原为木板吊桥,明代城中不通航运,改为单拱石桥,因为它正对地安门,即皇城后门,所以民间俗称其为后门桥。

故宫和太庙等处有38座礼仪桥

老北京的故宫、太庙和天坛等处都设有礼仪桥,据统计约有38座。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祠庙,建筑形制堪比皇宫,太庙门前设单拱石桥三座,附桥二座,称为太庙桥。

故宫内也有多座礼仪桥,如武英殿桥、断虹桥、文渊阁桥、长庚门桥等。内金水河流经武英殿前,门前设单拱石桥三座。因明代武英殿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便殿,制比主殿,故设武英殿桥,以崇礼仪。武英殿东侧还有一座断虹桥,此桥栏板雕刻极为精美,远胜皇宫内其他石桥,但所处位置关系不明,它原来的功能和建造年代一直存疑未定。

现在故宫仍保存完好的还有另外几座礼仪桥。一是明慈庆宫前的桥,慈庆宫为明代太后住所,正门徽音门外设单拱石桥三座以示崇隆。清代废宫,改为皇子居住之处,名南三所,三桥仍予保留。二是文渊阁桥,架于文华殿后文渊阁前水池上,正对阁中,有礼仪功能。三是东华门内大桥,位于东华门内,正对大门,为单拱大桥,因为东华门是大臣上朝进宫的主要大门,门内有内阁大堂,故设此桥以崇礼仪。四是长庚门桥,位于内金水河西河上,正对红墙西侧长庚门。

位于皇城内最接地气的礼仪桥是横跨外金水河东西两端的牛郎、织女桥。金水河比拟天汉银河,两桥东西相隔,故名牛郎织女。织女桥又名鹊桥,东部牛郎桥早废,织女桥尚存遗迹。

中国古代最长最宽的一座礼仪“桥”是天坛的丹陛桥,丹陛桥其实并非真正的“桥”,而是贯通祈年殿至圜丘成贞门前的砖石甬道,长360米(约120丈),宽28米(约9丈),因为砖石甬道(陛)下设有过水孔洞,故名为“桥”。天坛内的斋宫桥也是一座礼仪桥,斋宫为皇帝祭天前一日斋宿的宫殿,坐西朝东,主殿由内外两重河沟环绕,内外正(东)门外各有单拱石桥三座,内外南北门外每面各有单拱石桥一座。

其他几处不能不提的礼仪桥还有辟雍桥、顺天府学泮池桥、历代帝王庙前桥。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的礼制建筑,古礼以其外有圜水形如璧(辟)、状如拥(雍)故名辟雍,皇帝在其中讲学,称为“临雍”。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恢复古制,在国子监前部正中建辟雍,方殿外环绕圜水,四面各设一座三梁平桥。顺天府学泮池桥位于顺天府文庙前部正中半圆形水池上,中为单孔石桥,两侧是石梁平桥。泮池的由来,一说是国学前有辟雍为正圆形,诸侯(地方)降等为一半,故名为泮。历代帝王庙前的三座单拱石桥亦为崇礼而设,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为祭祀历代明君之庙,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体制升级。

皇家御苑15座景观桥

御苑桥主要指西苑北、中、南三海御园周边观赏游览的桥梁,老北京约有御苑桥15座。除了北海大桥兼具交通功能外,其他都是景观桥。

北海大桥跨于北海、中海间,既是一座景观大桥,也是横贯皇城主要道路的桥梁。这座七拱长桥,桥头各有一座三间牌坊,匾书金鳌、玉蝀。景观桥有北海公园的永安寺桥等,位于团城至琼华岛间的永安寺桥正对永安寺,由于团城与永安寺中线错位,所以此桥为三折,以求两端中线对位。中间为三拱,两端牌坊各三间,匾书堆云、积翠;陟山门桥位于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内,是一座三拱石桥。桥西正对半圆形城台,上有智珠殿,前有木牌坊三间,檐下设七跴交叉状如意斗拱,非常华丽,为北京仅有;琼华岛西小桥位于岛西引水小河上,是一座单拱石桥,两端设单间牌坊各一座;五龙亭桥位于北海北岸,正对阐福寺前琉璃牌坊,五亭呈半环状排列,形如蝙蝠,象征为“福”。五亭间以双孔石梁平桥连通;龙王庙桥位于北海北岸画舫斋西龙王庙前,是一座单拱小桥,南北各有单间牌坊一座。此庙及桥、坊早废;观音殿四桥分别位于小西天观音殿前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观音殿又名极乐世界,方殿环水,四角亭阁,佛教曼荼罗形制,对称四面各设琉璃牌坊三间,跨水石拱桥一座;北海水口桥位于北海西北部什刹海入水口,后有闸坝,前为石桥。

北海公园内还有三座园中园桥。北海北岸静心斋内水面有五折平桥和单拱石桥各一座;濠濮间跨水三折石板桥,桥头石牌坊一座。而南海诸桥则包括瀛台南石平桥、北木板桥,南海西岛长平桥、石拱桥以及淑清苑、丰泽园等园中小桥、亭桥、廊桥七八座。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王世仁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