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坚守:老人、空心村与古长城

2017-12-13 14:56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长城脚下的坚守:老人、空心村与古长城

(原标题:长城脚下的坚守:老人、空心村与古长城)

中新社山西忻州11月5日电 题:长城脚下的坚守:老人、空心村与古长城

天刚蒙蒙亮,60岁的高政清照旧骑着摩托车,行驶在晋蒙交界处,巡查绵延30公里的明长城。生在长城脚下的高政清甚至把长城比作他的命,数十年间,在那孔光线昏暗的窑洞里,他写下了50万字的长城研究著作。

高政清的家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水泉乡许家湾村,距离最近的长城不到1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人迹罕至,原先数百人的村子如今只剩下不到20人。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一座空心村和一段绵延不绝的古长城。

许家湾村的这段明长城位于晋蒙交界处。多年来,这段始建于明代的古长城被风雨蚕食,也遭遇周边羊群的踩踏,长城外围的包砖几乎不见踪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不少村民扒下城砖作为自建房的原材料,使原本恢弘坚固的堡垒变得满目疮痍。

年逾六旬的高政清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前些年已嫁到县城,27岁的儿子高凤明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铲车。家中只有高政清二老和一条陪伴他们的狗。

可高政清依然坚守在这座人烟罕至的村子里,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

从小长在长城脚下的高政清一生与长城为伴,偏关县明长城的军事堡垒——九窑十八洞是他的儿时乐园,而今经过岁月侵蚀,九窑十八洞已面目全非,高政清也逐渐意识到保护长城的重要性。

2014年9月份,高政清向县里申请担任长城保护员,成为偏关县仅有的6名长城保护员之一,每月有300元的收入。虽然微薄,但高政清依然乐在其中。

“我保护长城不是为了钱,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我们再不保护,没法向后人交代,不能让长城毁在我们手上。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保护长城,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历史。”高政清说起这段话,掷地有声。

高政清守护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头道沟至山西偏关的柏杨岭,全长30多公里。三年间,高政清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骑着摩托车一直巡查到夜里。

笔耕不辍也是高政清多年来保护长城的方式。目前,他已写有近50万字的论文,发表在《中国长城博物馆》《山西长城》等专业杂志上。

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先后投入7400余万元用于山西省长城保护规划编制、保护标志竖立和重点段落的维修。并对长城沿线文物本体开展调查与测绘,开展长城重点段落保护标志的竖立,配备长城保护员127名,划定并公布了94段明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了一系列长城保护规划。

随着民众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长城的队伍中。高政清坚守的是一份责任,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信仰。

责任编辑:王硕(QZ0005)  作者: 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