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文艺这五年 放下身段接地气 聚人气有热气

2017-10-01 09:1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创作基层采风 演出深入民众 艺术网络直播 放下身段 经典艺术接地气 聚人气 有热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2014年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一诗句表达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的厚望。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们回望过去的五年可以看到,中国的文艺事业,万紫千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则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己任,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中去。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文艺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回溯中国文艺这五年的发展历程。在这金秋时节,品味文艺之硕果,香甜而长远。

经典艺术往往被认为曲高和寡,因此特别容易被束之高阁。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发表以来,我国艺术家们响应号召,在创作、演出和宣传上把目光瞄准基层老百姓。五年来,经典艺术逐渐放下身段,走进百姓生活。

创作之前先采风

以歌剧、舞剧、交响乐、民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为代表的经典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这些艺术领域中的原创作品的创作怎样进行?以前往往是创作者聚在一起侃出一个故事,近几年更多的是创作者到基层去采风。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入基层采风已经成为许多作品创作前的必行之路。

国家大剧院今年首演了原创歌剧《金沙江畔》。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作曲家雷蕾和导演廖向红分别到《金沙江畔》故事发生地去采风。雷蕾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采风时,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达摩鲁卓唱给我听的一曲当地的歌谣,那是他童年的记忆,是母亲在地里干活儿时唱的康巴民歌。我把它加以发展,献给了正直、勇敢、美丽的女主角卓玛公主。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使这颗歌剧幼苗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扎根、发芽、成长。红军的奉献牺牲、藏族同胞的赤诚无私、敌人的狡诈残暴,使此剧的戏剧张力极强。在歌颂红军和藏胞骨肉情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高尚情感的创作中,我常常感动至深。我珍惜这瞬间,享受这瞬间,它净化了心灵、升华了自我。风格浓郁的康巴藏族的音乐素材,包括康巴藏区的人们传唱的一些小曲,这些最珍贵最闪光的音乐,是灵魂一般的存在。”

中央芭蕾舞团刚刚世界首演了芭蕾舞剧《敦煌》,编剧和总导演费波早在2012年就赴敦煌采风。他说:“我第一次去敦煌,当时就一句话把我触动了。导游说:‘在对面的黄沙底下有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保护敦煌的老先生,他们百年之后都在那里守望着敦煌。这一刻我觉得敦煌有了人情味,似乎没有离我那么远。第二年我自己又去了那里,毛遂自荐找到了樊锦诗院长。我想在这儿呆一呆。每天晚上6点以后整个莫高窟静静的,只有我的脚步声,如果背水就有水声,我真切地有一种存在感。有一天我无意间上了大台阶,突然间看见了那些老先生的墓碑,这些墓碑都是平躺在沙漠上的,不能竖在那里。一瞬间我特别的感动,在那里站了很久。我找到了切入点——守卫敦煌的这些人。后来我不断地再去,了解敦煌人的故事。其实敦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平静和安静,他们没有什么戏剧性的东西,我从那地方的老先生那里了解到,他们都很快乐。尽管物质很贫乏,但他们就觉得在敦煌获得了无比的财富。有时候我们的想象跟实际是不一样的。”于是,费波决定用敦煌守护者的故事讲述敦煌,于是有了芭蕾舞剧《敦煌》。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了鼓励作曲家创作优秀作品,从前年开始在重庆南山小学、云南红河州“哈尼小镇”、福建闽南大戏院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建立了创作实践基地,为作曲家搭建创作平台。

作曲家们在创作实践基地采风后,创作了具有民族风格和接地气的交响乐新作,其中“哈尼交响”和“南音交响”已经在国家大剧院和当地演出,“哈尼交响”的部分作品还曾到希腊雅典演出。优秀民族交响乐作品拿到世界去演出,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

演出走近百姓身边

创作来自基层采风,而演出也更贴近百姓。过去,经典艺术的演出大都在大城市的音乐厅和大剧院,加上票价比较高,普通老百姓的欣赏机会有限。在北京,除了世界著名乐团和艺术家的音乐会能够达到爆满外,其他音乐会很少满座。如何让更多观众走进音乐厅、了解欣赏经典艺术的魅力,是这几年经典艺术家们时常探讨的话题。

北京交响乐团近年来开发出“首都市民音乐厅”演出。2016年7月21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北京交响乐团、首都图书馆三家单位联合承办,“首都市民音乐厅”作为首都公共惠民品牌在首都图书馆音乐厅举行首场演出,演出当天瓢泼大雨,但没有挡住观众的热情,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截至今年7月,“首都市民音乐厅”共演出39场,内容有知识普及、新年音乐会、专场定制等。其中,根据儿童和大学生喜好策划的《久石让视听音乐会》和为中央党校定制的《红旗飘飘》特别音乐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广州交响乐团经过改革后,20年来把重点放在融入广州城市文化生活上,特别是这两年开辟了“周日下午茶音乐会系列”和“周三室内乐音乐会系列”,每场演出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个城市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也在悄悄地改变,听音乐会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演出季一开票,就有观众排长队买票,音乐季的音乐会票经常早早售罄。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这几年也把演出放到基层,同时注重帮扶工作。他们连续七年在重庆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重庆特教中心、迎龙小学、南坪中学展开共建帮扶活动。乐团的艺术家到当地辅导孩子们演奏,帮助村民建立乐团,并邀请他们到北京同台演出。此外,这几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还经常到基层演出,在红河和福州为当地观众演出“哈尼交响”和“南音交响”作品,让普通观众有机会了解并喜爱上经典艺术。

艺术家走进网络直播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直播的开通,让经典艺术的艺术家们找到更多接触百姓的通道。

2017年3月14日,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蔡阳、缪青、董晓琳来到网络直播平台“陌陌现场”,以一场民族音乐会的形式与在线网友进行互动。她们从《茉莉花》开始,为网友们演奏了二胡、筝和琵琶的独奏与室内乐作品,在线观众最多时候达到了22万人次,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民族音乐网络直播的高潮。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认为:“今天这个时代仅仅依靠剧场,依靠传统的演出场所,不足以达到民族音乐的市场和影响力,一定要借助新媒体,这是势在必行的手段。把真正的市场打开,扩大公众的辐射面,还是要靠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直播。它是今后中国文艺作品、文艺演出,尤其是艺术院团推广演出的一个重要平台。”随后,女子十二乐坊、京剧、昆曲演员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陆续走进了网络直播。

古彩戏法的传承人田学明告诉北青报记者:“上直播是希望宣传‘非遗’,同时也想看看能不能收徒弟。两年前收的徒弟都没留住,学两招就跑了,真正的东西没学到。我想找点真正想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孩们,让他们真正能拿到手里边,别等我们这一代人、我师傅那一代人走了,带走很多老玩意儿,这挺可惜。我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到这个门里边来,踏踏实实地学东西。”

经典艺术上直播后,每次都有上万人在线观看。对于观众而言,了解欣赏艺术更为方便;对于艺术家而言,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百姓。经典艺术终于放下架子,更直接地面对百姓。艺术家更了解百姓的喜好,便会创作出更接地气的节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文/本报记者 伦兵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作者:伦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