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实行了14个月的“大小礼拜”

2017-09-29 08:3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实行了14个月的“大小礼拜”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当人们已经习惯于休大长假、小长假、双休日,可还记得当年的“大小礼拜”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只从1994年3月至1995年4月实行了短短14个月,却为现行工时制度的全面推行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加强职工权益保障的一个缩影。

我国工时制度的变革

1952年

《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发布,规定一切公私企业应坚持8小时至10小时工作制。

1960年

《关于在城市坚持8小时工作的通知》指出,全国各城市一切单位必须实行8小时工作制。

1994年3月1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施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实行“大小礼拜”制。

1995年5月1日

国务院发布新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即现行的一周双休日制度。

“大小礼拜”循环休

1994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国务院146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从当年3月1日起,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1994年2月8日《北京日报》1版,《三月一日起实行新工时制度》)而在此前,我国的工时制度是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48小时,即每周要上六天班。

按照新规定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自该规定施行之日起,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为休息日,第二周星期日为休息日,依此循环。

这种新工时制度,俗称“大小礼拜”制,即休息两天那周为“大礼拜”,而只休一天那周为“小礼拜”。

为何出台“大小礼拜”制度?本报1994年2月9日3版《劳动部人事部就〈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作出说明》一文谈到,“这项规定使职工有较多的时间学习、教育子女和料理家务,必将进一步调动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保护和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增加他们从事生产建设的活力,适当地缩短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对于保障职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推动生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家喜迎购物潮

1995年3月5日,全国迎来第一个“大礼拜”的周六。新的工时制给商业带来了一个黄金销售日。

在西单菜市场,往常周六都要等下午三四点钟才开始上人,这回上午十点收款台前就开始排队了。晚七点,关门的铃声响了,许多顾客仍意犹未尽……

在国华商场,门还未开,已有四五十人在等着了。一位女士说:“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白天上班车间活很累,平常说是休息,可又要带孩子又要看老人,难得出来逛街,这么多年了,有的大商场我连去都没去过。”当天,这家商场的销售额达到68万元,同比增长近三倍,比前一个星期六也增长了73%。

与国华商场同为地区性中型商场的地安门百货商场,3月5日销售额达到了43万元,比前一个星期六增长五成。菜市口百货商场增销近10万元。而在大型商场中,以本地顾客为消费主体的西单购物中心和外地顾客占相当数量的百货大楼,当日的销售额也分别比前一个周六增长了38%和35%。在百货大楼,还出现了天津等邻近省市利用“大礼拜”来京旅游购物的顾客。(1994年3月7日《北京日报》1版转3版,《“大礼拜”商家喜迎购物潮》)

新工时制实施近一个月,销售数字喜人。休息时间的延长使市场的顾客明显增多。据北京市部分大中型百货商场、副食商场统计,销售额均比平日增长了30%以上。

有关人士分析,市场增销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新工时制增加了消费者劳动之余的休息、购物时间,商业服务业又为这种消费需求提供了条件。(1994年3月28日《北京日报》2版,《公休增一日 销售长三成》)

服务业显现供需矛盾

新工时制大得人心,然而有些企业、岗位的员工却不满意。他们反映,每周44小时劳动时间难保证,甚至比过去的工作时间还长。他们呼吁:“要得到与其它企业职工同等的‘休息权’。”

本市公交运营一线的一些职工诉苦,运营一线没人替班、倒班,“大礼拜”根本与他们无缘。据了解,该系统所属的公交、地铁公司自国家实行新规定以来,一线职工大部分未能实行新工时制。该系统负责人解释:实行新工时制后,出现交通客流量大幅度增长和一线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地铁高峰日客流就比去年同期增长20%多。地面公交“大礼拜”的客流量比过去增加了7%还多。可是前一年全市公交总公司一线劳动力缺口达2000多人,过去就靠加班加点来解决劳动力缺口。新工时制实行后,人员更加短缺,按新的运营状况和人员轮休安排测算,他们需要增加10.6%的替休、代岗人员,种种困难造成该系统很难实行新工时制。(1994年6月14日《北京日报》2版,《“雷打不动”为哪桩》)

一方面,服务业的职工不满意,另一方面,也有消费者在抱怨。

1995年4月5日,本报2版刊登文章《新工时,该如何服务》,作者谈到,在实行“大小礼拜”制时,曾与一班朋友去北戴河旅游。到那儿后,因临时急用,需用信用卡提取几千元现金。谁知找到当地的中国银行一问,取不了!“为什么?因为正赶上‘大礼拜’,信用卡业务一律不办!身在外地,急等钱用,可拿着信用卡就是取不出钱;第二天又是星期日,中国银行照例休息。哥儿几个只能掏遍口袋现敛。”其实这正反映出,新工时制度给服务业带来了挑战,服务业面临着很大的供需矛盾。

“大礼拜”变了味儿

当年,“大礼拜”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课题,头一回接触、享受。

一到“大礼拜”,有人逛商场,有人在家陪孩子,有人短途游,有人走亲访友,充分享受放松的乐趣。

但也有不少平日里忙碌惯了的人,遇到两天假日,忽然感觉闲得厉害,不知该干些什么。有的人干脆连着两天“码长城”,有的人每逢周末就在家里来次大扫除,还有的人约上朋友玩个通宵达旦。这些人的“大礼拜”休下来,不但没达到放松的目的,周一上班反倒更累,使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时的根本目的泡汤,让好端端的“大礼拜”变了味儿。(1995年3月12日《北京日报》8版,《变了“味”的大礼拜》)

新闻界敏感地嗅到了气息,《“大礼拜”干点啥?》、《二日游的好去处》一篇篇文章见诸报端,希望能引导大家更合理地安排好“大礼拜”。本报曾就《“大礼拜”怎么过》请大家发表高见,并欢迎将好的安排、好的过法,写成稿寄到报社。(1994年3月13日《北京日报》8版,《闲话“大礼拜”》)

双休日来了

就在大家好像刚刚熟悉了“大小礼拜”制度时,一个更好的消息公布了——实行双休日!

1995年3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当年“五一”起,每周实行五天工作制,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199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1版,《“五一”起每周实行五天工作制》)

为何推行五天工作制?新华社稿件是这样解释的:我国有关部门所作的社会调查显示,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增加一天休息”两者的选择中,80%以上的人选择了后者。这表明人们对缩短工时的要求比较强烈。而且,实行“大小礼拜”制的新工时,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

1995年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些人大代表又提出了关于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代表们的建议,表示要尽快落实这一建议。

而劳动、人事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认为,实行五天工作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提高工时利用率,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实行五天工作制也对服务业、旅游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必将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实行五天工作制还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吸收富余人员,缓解企业能源不足及城市交通紧张状况。(199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4版,《实行五天工作制的由来》)

本版文字:侯莎莎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