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故宫吾爱 见字如面

2017-09-26 09:11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故宫吾爱 见字如面

9月19日,由故宫博物院出品的话剧《海棠依旧》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经过5年打磨,从2012年带有“内部观看”性质的民间非职业演出,到2015年在“南迁”起点故宫宝蕴楼带有“纪念”意义的实景演出,最终到今天已成为一部完整而富有历史厚重感和诗意情怀的戏剧作品,其间这个团队也像这些国宝一样到南京、厦门等地巡演,去重庆体验生活,这些“择一事而终一生”的普通“故宫人”像是和历史做了一番探寻,和当年负责文物“南迁”的同仁产生交流,和故宫里的海棠花拥有一个约定。据说,2015年在宝蕴楼演出结束,经过三天颠沛流离、大开大合的命运激荡,在光影散去之后,门前的一株海棠树竟然在10月开出了一朵花。

《海棠依旧》讲述的起点是现代、台湾,老年顾紫宸收到“北平快递”寄来的70年前他写给妻子的信,而寄件人是他以为已经不在人世的儿子。于是随着顾紫宸的三封家书,记忆翻回到1933年的北平老宅、1944年重庆峨眉武庙、1948年故宫南京分院……每一次都是欢聚转而离散,每一次都面临生死抉择。

在厚重的历史素材中构建人物、选取事件、抒发那个时代人的家国情感是困难的,在前几版剧本中的确暴露了被史料吃掉、戏剧冲突在后几幕明显不足的问题。所幸在保利版演出中,故事线索更加清晰,戏剧结构臻于完整,更难得的是涌现出诸多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物。

全剧共分三幕八场,规规矩矩的台北和大陆、现实和记忆的交织结构。老年顾紫宸读了三封信,致庭月吾妻、爹娘吾亲、望乡吾儿,开启了三段文物迁徙的经过,分别是从北平迁往上海,重庆迁往南京,南京迁往台湾。

其中最用尽笔墨的是第一幕第二场在1933年的北平,日军侵华之势愈演愈烈,为保护文物不销毁于战场,故宫理事龚培衡深夜赶往顾紫宸家发出命令。一石激起千层浪,“南迁”被当时战死沙场的将士认为是“逃跑”,而代表北平百姓的张守德一家也不愿冒险分离,不惜花银子为儿子图个清闲差事,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文物不过是“金银财宝”。于是这一万多件古物在不同人眼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形象,在商人看来是钱,在百姓看来是皇命,而在故宫人眼中是“老祖宗留给中国人的念想”。所以顾紫宸选择挥别有孕在身的妻子、一家老小,押送文物“南迁”,因为“字是人的影子,信是情的影子,古物是故宫的影子”。直到结尾,顾紫宸在台北生命垂危,舞台后方仍然有影影绰绰的故宫太和殿的影子,它是那么远,像是在天边,却又像在眼前。

比起第一幕强情节推动下的诀别场面,后两幕的紧张程度明显要舒缓很多,这就为更细致地塑造人物提供了空间。于是我们看到,在第二幕中,多年护送文物的连长张庭树就在军人豪迈正义的气质之下,流露出一丝柔情,在齐豫的《船歌》声中回想姑娘对他说,“哥哥你打胜仗回来,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第三幕也通过庭月的口,顾紫宸父亲这个老故宫人的形象立了起来。日本人进城以后,院里发不出工资,他拿自己的钱救济,组织大家在空地上种玉米,终于日本人逼他交出文物,他才拿出54件残破的大铜缸,这件事令他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因为他们是文物的“守护者”,一件不丢、保存完好是他们的使命,他和所有押送文物迁台的人一样,视文物为生命。

守护文物构成了可见的戏剧冲突,而守护文化则渗透文本和舞台呈现各处,写实的故事用诗意、抒情的时空流转方式去处理,与古典诗词意境相合,而舞美上对心理时空的挖掘而形成的留白,也正像传统书画一样饱含深情却也有一丝超脱和升华。

剧中人说的话、写的信、唱的曲均有出处。剧名出自李清照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顾紫宸三封信的结构遵照杜甫“三别”诗作《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夫妻离散后隔空对吟的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民国时期文人的意趣和生活方式,他们写字画画,交流“前”字的第五笔,笔力雄健,颇有晋唐之风;他们喝酒敬为国捐躯的将士,唱的是《单刀会》“想当日,烧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也是在这赤壁之间,到今日依旧的水涌山叠”;他们赏花种草,来到文华殿前看落满地的海棠花……这也是当今时代仅存的士大夫阶层遗风,故宫这个保存文物的地方,也保存下了文化。

八十年之间,这些文化的保护者低调、质朴、温润、内秀,就像该剧结尾投影出珍贵的“南迁”老照片中一个个押送师脸上出奇平静、内忍的表情,在动荡不安的大历史背景中显得异常震撼。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陈予婧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