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发展交响乐可别忘了咱中国作品!

2017-09-18 08:1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中国作曲家原创交响乐作品被演奏的比例不足1%

“现在我国不是没有自己的交响乐作曲家,也不是没有好作品,但作曲家写完一部作品就能拿出来演奏的,比例可能还不到1%。”上周末,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在听了《黄河魂 海河情 周虹交响作品音乐会》后,严肃地说出这样一番话,赢得不少业内人士的赞同。推广交响乐不能忽略中国作曲家和中国作品,成为音乐界的共识。

在这场音乐会上,周虹创作的第二交响曲《中国舞曲》、二胡协奏曲《太行随想》等作品被搬上舞台。周虹连连表示,能举办这场音乐会,自己都觉得“很幸运”。

“对大多数作曲家来说,写出一部作品已经非常不易了,找愿意演奏的乐团更难,而且租音乐厅也要花钱。”周虹说出的,其实是大多数中国作曲家的普遍心声。由于近年来不少乐团都不再设驻团作曲家,作曲家自己找人找场地来演,花销不小,很多作品写出来就面临着没人演的境地。“虽然不少乐团愿意向作曲家委约作品,但委约基本上也就只演一场,演完就完了,还是不能持久地推广。”周虹说。

在指挥家汤沐海看来,这个现象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很不利。“发展交响乐固然要演奏西方作品,但只跟他们比演奏贝多芬没有什么意义。中国交响乐要在世界上有影响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音乐。”

“推广中国自己的作曲家并不容易,这不是一件市场化的事。”虽然陈光宪也认为应该让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作品在世界上流传开来,但他能理解,很多院团不愿意演新作品,是因为观众对新作品不了解,不了解就不愿买票,演出成本自然回不来,“所以更希望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在推广作曲家方面多出力,让老百姓有机会听到中国作曲家自己的作品。”

依照国际上推广交响乐新作品的方式,陈光宪给中国作品的市场化推广支了几招,“可以不用全场都演奏新作品,而是在一场音乐会中放一部或一首新作品,或者依靠名人效应,邀请国内外的知名指挥家或演奏家,在音乐会中演奏一首新作品,就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就像这次周虹的个人音乐会,就得到了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的部分支持,也请来了汤沐海担任指挥、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演奏家黄北星助阵。此外,国内知名古典音乐网络平台“库客音乐”也录制了这套演出曲目,成为其发起创意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系列》专辑之一。

“这是一种抢救性的录制,不少中国作曲家年龄已经很大了,而年轻的作曲家的优秀作品又很容易被淹没。”库客音乐艺术顾问曾伟说,“我们要创造机会帮他们留下自己的作品,再推广到国际上,功效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肯定看得到。”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韩轩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