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走出去”的川剧赢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粉丝”

2017-09-06 08:30 新华社

来源标题:“走出去”的川剧赢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粉丝”

新华社重庆9月5日电 题:“走出去”的川剧赢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粉丝”

新华社记者黄豁、刘恩黎、周闻韬

从阿姆斯特丹到布达佩斯,从德国科隆剧院到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近年来《凤仪亭》《李亚仙》等传统川剧名段进入西方艺术殿堂,获得好评。

“没想到语言并没影响海外观众对表演的理解,这充分体现了川剧的迷人之美。”有着“川剧皇后”之称的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曾三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沈铁梅是国内川剧界的“领军人物”。

川剧有三百年历史,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明末清初,各地移民入川过程中,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南北声腔与四川方言土语及说唱曲艺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川剧“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腔特色。

2004年,沈铁梅和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合作在荷兰公演,尝试将原生态的川剧“高腔”和西方交响乐融合,一曲《凤仪亭》惊艳阿姆斯特丹。

“那晚简直‘疯了’,人们都惊叹于川剧的表演,一些观众还跑到后台来‘堵’沈院长要学习唱腔的发声方法。”重庆市川剧院博物馆馆长袁文革说。

此后,川剧的海外商业演出邀请不断,荷兰、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上演了川剧。

不管是跨界交响乐还是联手好莱坞导演,又或是使用现代的光影技术,创新与融合的理念让传统川剧更具现代活力,让西方观众读懂了川剧。

不少人对川剧的印象停留在“变脸”“吐火”等令人惊叹的技巧。沈铁梅说:“这只是川剧的很小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戏剧。川剧是一个‘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只有全面立体地呈现才能让西方观众对中华文化、综合审美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对咱们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走出去”让川剧赢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粉丝”。爱尔兰姑娘席德专程跨越万里前来拜师,在重庆川剧院一学就是几个月;瑞士男孩瓦伦丁边学边演,迷上了《白蛇传》中许仙的角色……   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重庆积极探索让传统文化“走出去”。重庆市文化委副主任江卫宁介绍,重庆的川剧院、杂技团和芭蕾舞团等文艺团体已走出国门,在欧美地区演出上千场,他们用精湛的技艺讲述着中国故事,弘扬着中华文化。

“优秀的艺术能跨越国界与种族,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川剧,丰富它、美化它,让这个有三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下去。”沈铁梅说。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作者:黄豁、刘恩黎、周闻韬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