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牛奶犯难的日子

2017-07-28 09:2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那些为牛奶犯难的日子

现在的你,尝过许多种不同产地、不同功效的牛奶,可能就是没有尝过为喝奶发愁的滋味。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牛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热点”话题。一张奶票,能让全家人兴奋好几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人们纷纷匀出自己的牛奶额度,去照顾婴幼儿和病人的需求。

建议大人让牛奶给小孩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全市只有两千余头奶牛,产量有限,牛奶成了菜篮子里的“奢侈品”供不应求。一些“没有办法的办法”应运而生。

1954年1月8日,本报2版刊登了一封《建议大人尽量把牛奶让给小孩喝》的来信,署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科”。医护人员在信中提到,常有许多母亲因为自己没有奶或奶水少,又订不到牛奶,不知如何喂养婴儿;还有一些孩子病愈后回家也订不到牛奶。他们建议,为了祖国第二代的健康,除去必须由牛奶来补充营养的病人外,其他大人把牛奶省出来,让给孩子们喝;牛奶场在接受订户时,尽量先照顾乳婴。

这封言辞恳切的特殊来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们纷纷来信,表示“愿意把牛奶让给小孩喝”。在1954年1月16日本报2版刊登的部分来信中,奉献之情可见一斑。署名为朱纯白、孔卓的读者这样写道:“非常愿意将这一磅牛奶让给我们新生的一代,使他们有十分强壮的身体,将来好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公孙亮平写道:“我已向奶场说明,凡有人给小孩订奶时,我可以让出半磅或一磅,剩下的给我自己孩子喝,大人不喝了。”

一时之间,“莫与娃娃争奶吃”成为了许多成年人的共识。

可牛奶供应仍然紧张。怎么办?“掐”大人的。1957年深秋,北京市牛奶站一面紧急从天津芦台调奶,一面让各站的送奶员到订户家做“成年人停奶”的动员。最终,成年人订户主动停奶11000磅,让给了更有需要的婴幼儿和病人。(2006年3月2日,《北京日报》12版《北京奶业:五十年滋养三代人》)

为奶牛“下奶”各显神通

那时候,怎么养出一头好奶牛,就如同现在企业研发出一项新科技,备受瞩目。尤其是1959年至1961年,3年自然灾害致奶牛饲料锐减,使本就捉襟见肘的牛奶产量雪上加霜。此时,大学智囊团加入到攻坚克难的队伍中,展现了知识的力量。

1960年,北京农业大学的师生们研究成功一种“人工刺激泌乳法”:经过短时期按摩和注射专门的刺激素,让那些没有配种、还不能产奶的母牛产奶。经过人工刺激的牛,产奶量能达到正常牛的50%,奶的品质也和正常牛的奶没有差别。一年后,这种方法推广到京郊以及东北、内蒙古等地。(1961年3月10日,《北京日报》3版《人工刺激泌乳》)

各奶牛场也行动起来,想尽了“下奶”的招数。朝阳区和平公社一分场的饲养员,把原本不受宠的玉米秸、高粱秸磨成草粉,重获奶牛的青睐。为了帮助奶牛消化,他们还把草粉发酵。海淀区东北旺公社东北旺大队奶牛场为了在冬天增产牛奶,饲养员们砌起煮食大灶,把精料磨成面、煮成粥,还每天给牛饮温水;建立了核心牛群,以保证高产牛的产奶量不断提高。(1962年1月23日,《北京日报》2版《为了人们健康》)

到了1962年,北京的奶牛场已增至43处,每50天的产奶量相当于1952年的年产量。其中,有一部分新型奶牛场实行农牧结合,拥有自己的饲料基地。同时,各奶牛场从外地和外场引进良种乳牛,同本场奶牛进行杂交,改良乳牛品种,使牛犊成活率达到83%以上。饲养管理和挤奶技术也进一步改进,铡草机、电动挤奶装备和奶牛自动饮水器纷纷入驻奶牛场。(1962年1月23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积极发展牛奶生产》)

上世纪70年代,又一项新技术“牛精液冷冻技术”诞生。它可使优良种公牛的精液在采集后远途运输,延长使用年限,比自然交配提高利用率达百倍以上。据调查,用这种技术配种生下的头胎母牛,年产奶量比一般奶牛产奶量增加90公斤至300公斤。后来,这项技术推广至全国26个省、区,并输出到国外。(1979年11月15日,《北京日报》2版《采用牛精液冷冻技术发展养牛》)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