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评工匠 重文不重商

2017-06-07 09:2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南锣评工匠 重文不重商

从事手工制书工艺17年的书籍装帧师杨玉国,非遗内画传承人魏东方,90后手工制扇师石国富,老手艺理发师刘清池……昨天(6月6日),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工匠”表彰大会举行,这是该街道首次评选“南锣工匠”,8位获奖工匠来自文化创意、文化传承和传统手工艺三大行业,今后,这也是升级改造后的南锣鼓巷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未来两至三年,南锣鼓巷将完成业态调整,降商业氛围,主打文化体验。

表彰现场展示“匠心”技艺

昨天下午,表彰大会在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举行。走进会场,观众们都拿到了一张与众不同的节目单:一张方形大纸,有横竖交错的折印,中间还有切开的缝隙,纸上印有节目单、8位获奖工匠介绍、歌词等内容,文字有正有反。

“先把写有‘匠心’两个字的这一面朝外,两侧向反方向折叠……”演出开始之前,主持人请上这张特别节目单的设计师——北京敬人纸语工坊技师杨玉国。杨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观众也跟着杨师傅一起动手折叠这张大纸。一会儿工夫,一本本“小书”出现在观众手中,有封面、有封底、有内页,一页页翻过去,一本完整的节目单书《匠心》诞生了。

杨玉国,就是当天排在首位受表彰的“南锣工匠”。最终,书籍装帧师杨玉国,内画技师魏东方,手工制扇师石国富,传统手艺高级理发师刘清池,把生态软陶艺术和心灵修养相结合的艺术家赵春香,人像摄影师戴文济,捷安特公司业务经理、自行车组装快手张军,90后曲艺艺人张天赐8位工匠当选。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只有22岁。技艺高超、业绩突出、在相应技术领域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公认度高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评选排除低端业态

“南锣鼓巷地区是积淀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承载百姓记忆乡愁的历史文化精华区,近年来,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上做文章,全力打造南锣鼓巷地区的文化新名片,培育和吸引了一批文化创意和绿色传统企业在此生根发芽结果。”交道口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擦亮南锣鼓巷地区“历史文化精华区”这张“金名片”,街道总工会今年年初开始了“南锣工匠”摸底推选工作,4月份正式启动推选。

推选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经过申报、初审、遴选、专家评议和社会公示等环节,产生了8名工匠。有手工技艺师傅,有绘画摄影艺术家,有爱岗敬业、坚持创新的企业职工,全部集中在文化创意、文化传承和传统手工艺三大行业中。

“交道口街道有工会会员企业505家,员工4700多人。有20多人报名参加评选。”交道口街道总工会主席郑纯征介绍,评选之初就把低端业态排除在外,同时,餐饮企业也被挡在门外,因为这不是南锣地区重点发展的业态。“一开始限定了四大行业,包括文传、文创、传统手工艺和科技,后来在专家评审阶段,把科技企业也排除了,因为这也不是南锣地区重点发展的业态。”郑纯征表示。

街道邀获选工匠开工作室

入选的8位“南锣工匠”,有5位所服务的企业位于南锣鼓巷地区。今后,街道将引导其余三家企业,也到南锣地区开办工作室,发展文创和传统手工艺业态。同时,南锣职工曲艺社还将围绕8位工匠创作曲艺作品,在地区巡演,宣传工匠精神。

据介绍,近年来,南锣鼓巷地区一直在开展疏解、整治、提升工作,主街上的商铺已经从235家减少到154家。下一步,东城区还将对剩余商铺中的小散店铺进行整合,腾退出空间,重点发展文传、文创和传统手工艺业态。眼下,交道口街道正在对南锣鼓巷地区除主街外的29条胡同进行整治。

目前,由东城区商务委牵头制定的“南锣鼓巷地区业态指导目录”已进入意见征求阶段,未来,将严把准入关口,入驻企业将由商会初审,街道等相关部门联审,通过后方能进入南锣鼓巷地区。“作为历史文化精华区,将来游客来南锣,主要是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商业味儿在这里将会越来越少。”街道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