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粘粘转” 乾隆的菜单(2)

2017-06-02 10:4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张爱玲的“粘粘转”

李光庭还写过一首诗描写乡间碾转上市时的情景:

磨中麦屑自成条,麦兮磨兮俱可贺。

堆盘连展诗人羡,村妪争夸碾碾转。

小满开花芒种餐,胯斗提篮遗亲串。

节物食新忆故乡,春来时未接青黄。

昨年友馈今犹在,蒸熟依然饼饵香。

第一联说碾转是用石磨磨出来的,呈条状;第二联说这个村妪夸赞的碾碾转曾经有诗人也馋过呢,“堆盘连展”出自陆游的《邻曲》诗:“汇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试盘堆连展,青桑长嫩枝。”在连展下他有注释:“淮人名麦饵”,下一句青桑嫩枝,可知吃连展是春末,小满开花芒种餐,连时节都对得上了。

陆游那时候叫连展,此名称一直延续到五百年后,清初山东名士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有写:“今山东烧新麦作条食之,谓之连展,连读如辇。”五百年过去了,口音一点没变故。

麦子从灌浆到成熟,这个时间很短,纯为尝新,过去宫中也有此供。明朝记录宫中起居饮食的笔记《酌中志》中叫稔转,同样是四月下旬的风物:“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钦赐京官扇柄。牡丹盛后,即设席赏芍药花也。是月也,尝樱桃,以为此岁诸果新味之始。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吃白酒、冰水酪,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樱桃是一年新果之启,青麦是一年新谷之始,樱桃和青麦,有希望这一年丰收之意。

入清之后,清承明制,食俗还保留着,宫中仍有青麦供奉。嘉庆十九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浙江钱塘人吴振棫著《养吉斋丛录》,里面也提到过,这回又叫碾钻了:“碾钻、榆钱饼,北方民间常食之。宫中亦每以进供。乾隆间,有御制诗。”

他提到的御制诗是乾隆三十年四月十日南巡江南,回京时经过山东夹马营,当地官员送了新麦做的碾钻来,乾隆于是写诗赞美,诗很长,末两联点明是吃的碾钻:“大官供碾钻,雕盘聊一试。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张爱玲说她家的田在安徽无为州,李光庭是天津人,《醒世姻缘传》写的是山东淄川、章丘的风貌,由此看来这个碾转还真不是一乡一地的风味小吃,大概产麦区都有。

不管是连展还是碾转,都不像食物的名字,是以从前读书时粗心,即使夹在樱桃和豌豆之间,也没想到它是时令小吃。碾转这种形式的食物在产麦区都有,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成为民间特色小吃,并不稀奇,有的还取了文雅的名字,叫“麦碾馔”,也是觉得碾转二字太令人费解了。倒是在河西走廊一带,它另有一个名字叫麦索,很通俗易懂。索为线之意,麦索就是麦线,和米线、面线类似。

康熙朝的进士赵濬有一首《初夏小曲》写当时风物,见麦索二字:“豆角儿香,麦索儿长,响嘶喞茧车儿风外扬。青杏见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凉,香玉紫纱囊。将佳节,庆端阳。”诗中一派五月景象,吃麦索的时节在端午之前,也与新麦之令相符。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