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樊登读书会做了什么?

2017-06-01 10:06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热爱读书的人们能度过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读书日、推广全民阅读,由樊登读书会北京分会和北京阅读季共同主办的书香溢京城·全民享阅读”2017年世界读书日大型阅读公益活动在海淀区未来剧院成功举办。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著名青年作家李尚龙、北大教授王余光和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等嘉宾在现场与大家进行主题分享。活动以通过主题演讲、书友朗读比赛等多种有趣的形式,让亲临现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名人分享,共度世界读书日

下午1:30,在500多位观众的期待中,活动拉开了帷幕。第一位演讲嘉宾卢俊,国内知名出版人、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策划过超过1亿产值的畅销书。他的演讲主题《阅读与终身学习——让阅读迭代你生命的操作系统》,让观众真正收获了干货。

第二位嘉宾李尚龙,青年作家、百万畅销书作家,著有《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等。他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做一个出众的人,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实现自我价值》。

李尚龙在演讲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永远不要做一个讲道理的人,我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讲道理的人,而是最缺讲故事的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名人作家起着舆论和精神领袖的作用。

如果说李尚龙的演讲让人感受到了幽默和机智,那么北大老教师王余光的演讲,则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文人风骨。

王余光教授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在文献学、阅读文化与现代出版业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中国历史文献学》《名著的阅读》等多部著作。

作为老师的王教授,一生不知上了多少次台,这次上台演讲对他来讲似乎没有太多不同。王教授一上台便随意地立在讲桌的右边,右胳膊舒适的依靠在讲桌上,双腿站的十分笔直,用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的来形容他导师的词,简直是气宇轩昂

王教授分享的《阅读经典与人生之路》的主题演讲,着重强调三点:人生、气质、审美。“我当了30年的老师,我还没有发现一个不读书的学生能把文章写好,如果有,那他就是天才。多读书,你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

同样是教授的徐建华,是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他带来的《阅读与传承》主题分享让大家了解了图书是传承和记录文化的重要载体。

朗读传递文字的力量

朗读是一种出声阅读方式。正如樊登老师讲过的书《感官品牌》里谈到的,听到是被动的,聆听是主动的。为了让大家在现场更真实的感受到文字和声音的魅力,樊登读书会北京分会专门为书友们设计了一个展示书友风采的环节——樊北朗读者“阅读+我”。优美的声音,动人的文字,让观众沉浸其中。

樊登读书会企业版负责人薛淼淼,分享了《你不是一个人在读书》的主题故事,并着重给大家介绍了樊登读书会企业版。“企业版不是针对企业提出来的,每周一本书,每月一堂课,帮助100万中国企业拥有学习与创新的环境。”

樊登读书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以学习型社群的形式覆盖全国各地,目前已拥有200+万书友会员,以“帮助3亿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为愿景,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线下沙龙活动。

就像樊登读书会北京分会会长李大兵说的那样,樊登读书会帮助3亿人养成阅读的习惯,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