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都得“有祖国,有祖宗”(2)

2017-05-23 09:1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爱国是杂技从业第一条

在外国人羞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时,张家用强悍的行动为国人竖起一面刚劲大旗。周恩来总理曾称这样的硬汉为“中国大力士”,张宝忠的一招一式力气大,心气足,节气高,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张少杰拿出一张尤为珍贵的照片,黑白的集体合影下,落款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平壤万景台合影。1951.4。”

IMG_3513.jpg-1200

照片落款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平壤万景台合影。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照片上的十几个人除了有张少杰的祖父张宝忠,还有相声大师侯宝林、“小蘑菇”常宝堃等老一辈艺术家,而就在拍照当月23日,常宝堃不幸遭遇飞机轰炸,在朝光荣牺牲。

谈起祖父那一代的老艺术家,张少杰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那时艺术家肩负的使命,是特殊时代下伟大的壮举,爱国精神是从业的第一条准则。

IMG_3650.jpg-1200

张少杰很喜欢徒弟送的海军帽。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脱下西装换军装,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慰问团,是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去的,这些人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犹豫过。在山坡上演出,敌机来了藏在山沟里,敌机走了马上又出来演。枪林弹雨中没人退却,是一种精神,那是真正的爱国。”

不为人知的是,张宝忠曾在卢沟桥事变前被日本宪兵队抓走,被施以酷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导致耳朵失聪,也险些送了性命。

但逃出一劫的张宝忠病好后,仍然不惧倭寇,代表天桥艺人用箭弓击败前来挑战的日本箭道高手,赢得了的尊严和骄傲,一时名震北平。

IMG_3228.jpg-1200

张少杰在介绍家中墙上的老照片。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1953年,张宝忠和张英杰父子参加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首次将《举刀拉弓》的节目从天桥把式场搬上了新中国的杂技舞台,赢得一等奖。

同年,由廖承志带队,中国杂技团出访了20多个国家,仅日本就演出了130场,展示出了中国人的强筋铁骨,赚足了外国人的欢呼和惊叹。

IMG_3243.jpg-600

李滨声先生赠与张少杰的字画。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那时候天桥说的唱的练的变的,都是真本事。很多外国人给爷爷那批老艺人发邀请,许诺非常优厚的物质条件,但他们没有一个留在国外,国内条件再艰苦,也觉得是种自豪的享受。”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