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男班昆曲是噱头还是复古?(2)

2017-05-22 09:36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全男班昆曲是噱头还是复古?

外界误解

乾旦不等于男人“娘娘腔”

道理讲明白很容易,但是要组建全男班并不容易。虽然戏曲史上出现过一批大师级的乾旦,但如今,优秀的乾旦演员已是凤毛麟角,作为一个民间剧团想要凑齐昆曲“全男班”更不容易。2016年,“全男班”首次公演在山东济南的一家老戏院进行,演员都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

凑一个全男班很困难,不仅因为现在学习乾旦的男孩子少了,而且真正合格的乾旦学习者更少。“过去很多人对乾旦有误解,觉得乾旦就是有点娘娘腔的男人。其实我找了很多人,张老师都不愿意教,因为他要求乾旦台上台下必须有反差,台上可以妩媚,但台下必须有男人样,可是好多人要么是在台上太男人,要么是在台下太女人。”金谷说,传统戏曲选择乾旦主要标准就是面容清秀,有小嗓,适合作为一个媒介去饰演女性,“他要能站在创作者角度去体会女性角色的内心,而不是说他就像一个女性。”

此次演出《牡丹亭》,金谷又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其中既有戏曲专业的学生,也有像他一样自己拜师学艺的民间传承者。他说,这次组合的一大亮点就是剧组演员身高都超过一米八,“这种身高的演员在一般的剧团也很难生存,戏曲演员大多不高,一米七就算是高的,一米八的就很难找到搭档演戏了。”

除了全男班,这版《牡丹亭》在表演上也尽可能接近昆曲的原始风貌。传统戏曲演员表演状态是向下沉的,西方舞蹈是向上的,近些年受西方舞蹈的影响,有不少戏曲演员在台上也带着舞蹈范儿,在发音上也受到西方声乐发声的影响。而此次《牡丹亭》演出的动作编排都是按照明朝旧貌来的,演出现场也完全不插电,伴奏就靠传统的三弦、笛子,“这就能体现全男班的优势,不插电,乾旦的声音也是可以亮堂的,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够听清楚。”

古戏楼里,咿咿呀呀的水磨腔没有丝毫电声的加工,伴奏虽不复杂,但三弦、笛子等乐器散发着中国民乐独特的魅力,这种表演现场让不少观众感觉自己穿越到了从前。“现在国人做什么都讲究原生态,我们现在做的其实就是原生态的昆曲。”金谷说。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