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太危险,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对校园欺凌说“NO”

2017-05-17 14:46 北京阅读季官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真正喜欢一个人,就要想方设法让他学会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保护自己——

我们以前觉得学校很安全,可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2016年1月至11月,中国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嫌校园欺凌暴力犯罪者2337人,批准逮捕此类犯罪嫌疑人378人,其中包括一名15岁的少年,他因抢劫同学被判3年监禁。

其实早在2012年,针对广东省南部4个城市的一项研究就显示,21%的中学生承认自己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作为犯罪者、受害者,或两者兼而有之。

偏远地区校园欺凌现象更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社交网站上经常出现一些和校园欺凌相关的视频。比如一段流传甚广的视频显示,一名12岁的深圳男孩因拒绝给学校帮派支付“保护费”而被打。视频中,那个男孩被摔倒在地,缩成一团,被周围孩子反复踢打。

2016年12月,中关村二小的一位母亲写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一文引爆社会舆论……

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在中国,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向他们进行价值观、道德教育,以及传达对社会行为的适当认知。在重点学校,这一点尤其突出。

更糟糕的是,一旦学校出现欺凌问题,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减少对学校形象和声誉的影响,而不是如何帮助孩子,很多学校更愿意用“恶作剧”或“误解”来回应。

现在是时候正视问题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对校园欺凌说“NO”

.......

法律专家出书《反校园欺凌手册》

在波士顿

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铭刻着这段话:

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

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徒;

当他们来抓我时,

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为杜绝校园欺凌时间的发生——

2016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室及教育部牵头的“九部门”就校园欺凌问题发布了政策,“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教育部等九部门通知提出,“研制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

作为对“九部门”此项通知的积极回应,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携手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律师,出版了《反校园欺凌手册》《反校园欺凌手册 学生读本》

主编佟丽华老师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曾受到习近平、胡锦涛等多位中央领导接见,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公民”等多项荣誉称号。他被媒体称为“中国未成年人维权第一人”,他是过去十年来中国儿童保护法律制度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是中国儿童保护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反校园欺凌手册》针对校园欺凌,对于相关制度的建设,面向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多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书中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反欺凌委员会,学校要确立专人负责反校园欺凌工作等。这些内容都是开放性的,供中小学校结合自己工作来讨论、修订和完善建立相关反校园欺凌的预案。

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和促进中小学校结合校园安全问题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制度,切实提升学校相关人员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完善相关制度。

《反校园欺凌手册 学生读本》,这本书从实际的情景应对角度出发,为每个少年儿童提出面对校园欺凌具体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欺凌,拒绝欺凌,针对不同的情境提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全书还添加了勇气加油站等板块,别具创新性地从法律和心理建设的双重角度帮助少年儿童构筑起强大的内心防御体系,让他们在反校园欺凌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一种文明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教材图书还相对较少。

衷心希望,这两本书的推出,将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个世界太危险,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对校园欺凌说“NO”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