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篾筐洗华灯

2017-05-08 09:0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挎着篾筐洗华灯

华灯,天安门、长安街上的一道标志性风景线。近日,为迎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原在每年盛夏进行的华灯清洗检修工程提前3个月启动。现在,有了专业设备助力,“清洗一个灯球三四分钟就能搞定”;而放到早前,洗华灯都是戴草帽、搭架子、踩木板晃晃悠悠地操作,灯球就搁在菜店放大白菜那种篾条大筐子里。

华灯取代“香火头儿”

华灯的演化史,见证了北京城如何一点一点亮起来。

过去的北京,皇城周边的街巷只有寥落的煤油灯。本报曾报道老人们的感慨:“不用说南城龙须沟那些地方,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常有人掉进臭水沟去;就是东单闹市,夜里也是黑暗世界。那时,北京城电压不足,像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有路灯,灯光也像个香火头儿,行人常常踩一脚马粪回去。”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主要供城区商户、官僚政客使用的电力,供应范围逐渐扩展到城乡各个角落,路灯也慢慢普及到大街小巷,整个长安街亮起了200瓦的白炽灯。现在为人熟知的华灯,则是在10周年国庆前,为配合北京“十大建筑”和天安门广场扩建工程而新建的。

1958年,华灯进入设计阶段,参与单位有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照明器材厂等等,苏联专家也给了不少意见。“光设计小样就有厚厚一大本”,1956年进入北京电业管理局低压所路灯队(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前身)的王庆余师傅说,“当时干什么都因陋就简,我们还在天坛公园西南角的跑马场,用木杆搭架子当灯杆,装上灯泡测光源,看看照明的亮度够不够。”

最终华灯的样式——莲花灯型和棉桃灯型,是周恩来总理在上报的十几种方案中亲自选定的。按原设计,莲花灯和棉桃灯的每个灯罩也都是莲花、棉桃造型,可当时加工企业的工艺做不出来,第一批华灯的灯罩只好用了圆球形。“谁曾想,球形灯的实际效果比当初设计的莲花形、棉桃形还好,因此沿用至今”。

天安门广场的华灯是9球莲花灯,长安街两侧的华灯是13球棉桃灯。莲花灯分两层,顶部一个灯球,下面8个灯球;棉桃灯分三层,顶部一个灯球,中间4个灯球,下面8个灯球。这种颇具民族风格的造型,被形象化地称为“四面八方,拥护中央”。这些大气华美的莲花灯、棉桃灯,从此与广场、长街一体,成为人们心中北京印象的经典画面。

因亲手制作华灯,民用灯具厂工人还写过这样的小诗:“天安门前灯万盏,好像银河落人间,花灯是我们亲手做,献给建国十周年”。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陈艳红 简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