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一份来自故乡的生日礼物

2017-04-10 10:27 中国文化报

来源标题:一份来自故乡的生日礼物

今年4月26日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百岁寿诞,日前江苏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特别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为老人送上一份来自故乡的生日礼物。

此次展览是对贝聿铭建筑生涯的一次全面回顾,也是首次面向公众公开展览。年初,当贝聿铭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家中看到即将通过此次展览首次对外展出自己初到美国留学时写给父亲的家信时,老人感慨万千。苏州的岁月于贝聿铭而言一直难忘,桃花坞木版年画、鸡头米、西花桥巷……都是老人时常想起、念叨的。

借展览与大师对话

提到贝聿铭,许多闻名世界的经典建筑和与他有关的传奇故事都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或许很多人好奇:贝聿铭是如何成为一位举世瞩目的建筑设计大师的?在此次的“贝聿铭文献展”中,人们也许会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州,10岁时随父母迁回上海,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的重要官员,母亲庄氏是深谙音乐和书法的大家闺秀。贝聿铭从小在十分富足的环境中长大,儿时的他常被祖父带回故乡苏州,住在苏州最有名的私家花园之一狮子林。“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创意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苏州园林教会了我这一点。”回忆起苏州的经历时贝聿铭曾说,苏州的记忆对他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的。中学时期的贝聿铭在上海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他被国际饭店建筑的高度深深吸引,于是有了做一名建筑师的想法。大光明电影院里放映的巴斯特·基顿、查理·卓别林、平·克劳斯贝的电影贝聿铭从不错过,这些使他对美国校园轻松愉悦的氛围产生了向往,于是18岁时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而是选择了去美国留学。

此次展览所呈现的绝大部分文字摘自贝聿铭的访谈,因此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观众在步入展厅细读文字时,犹如是在听贝聿铭娓娓诉说他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从193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开始,到2012年完成最后一件设计——日本美秀教堂结束,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将贝聿铭与建筑结缘的77年传奇岁月展现在人们面前。时间坐标历数了他主持设计的文化场馆、公共设施、办公楼房、住宅等众多种类的建筑,而其中许多重要的作品,如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我国台湾东海大学的路思义教堂、香港中银大厦等,展览除了用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外,还特别制作了建筑模型,以让观众更直观、立体地感受贝氏建筑的独特韵味。

好的建筑才是最大的褒奖

此次展览不仅得到了贝聿铭的首肯,还获得了贝氏家族、上海市档案馆、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等机构和单位的协助与支持。展出的大量贝聿铭亲笔草图以及影像、文献资料等,均为首次展出。

贝聿铭的学生、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林兵说:“贝先生做建筑设计的态度是特别值得尊敬的,他做的每一件设计都极其认真、全力投入,他的作品从没有挂名的设计,从设计的草图到建筑的落成,无不亲力亲为,甚至当年苏州博物馆的落成开幕,也都是亲自参与。”

或许他对于工作和事业的态度,也是使他能够包揽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金奖,以及建筑领域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等各种荣誉和奖项的重要原因。在此次展览中,有整整一大面墙壁展出了贝聿铭收获的各类奖章、奖状以及他领奖的影像资料。据贝聿铭的侄子贝念祺透露,这些资料也是首次面向公众展示,“叔叔家里从来不把奖章、奖状摆出来,都被他放到了抽屉里,在他看来设计建造出好的建筑才是最大的褒奖。”

“在他主持设计的建筑中,时间、种类跨度很大,但贝先生最感兴趣的还是文化建筑,他觉得那些才是他最随心所欲的作品。”林兵说,尽管“随心所欲”,但其实贝聿铭在设计每一件作品时都要仔细去听建筑本身的声音——他要与当地的百姓、业主深入沟通,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抓住建筑设计的核心。“贝先生对‘经典’的诠释,除了贝氏建筑的符号、几何形体外,对建筑的耐久性和前瞻性的考量,也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林兵说。

历史与潮流应该是连起来的

贝聿铭是一位从中国走出去的建筑设计师,而对于祖国和故乡,他有着深沉的情感。此次文献展分为“家源”“治学”“建树”“荣誉”“祖国”“回家”六大部分,最后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贝聿铭为祖国的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于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的理念。

贝聿铭曾说:“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这不仅从我的外貌上或是行动和谈吐上表现出来,也表现在我的思想里。”尽管贝聿铭是上世纪70年代回国后才开始着手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但其实从他在美国哈佛留学时,就开始考虑怎样做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这一点从展出的他当时的毕业设计作品——一个有庭院、有流水的“上海博物馆”效果图上不难看出。

1980年,贝聿铭在美国纽约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曾做了几次演讲。当时中国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能讲讲玻璃幕墙,介绍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等,而贝聿铭却告诉他们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他觉得历史与新的潮流应该是连起来的,建筑要与传统文化有关系并不意味着仿古,与传统的融合必须走出新的路。他说:“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则应当是新芽。”

责任编辑:王硕(QZ0005)作者:王学思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