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齐白石当年为何来北京

2017-03-26 10:23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齐白石当年为何来北京

1917年,齐白石移居北京,一直到去世为止,在这座城市住了40年。可以说,从默默无闻到蜚声中外,老北京堪称齐白石的福地。

为何齐白石当年要来北京?一方面,是家乡“连年兵乱,常有军队过境,南北交哄,互相混战,附近土匪,乘机蜂起。官逼税捐,匪逼钱谷,稍有违拒,巨祸立至。弄得食不安席,寝不安枕,没有一天不是提心吊胆地苟全生命”,另一方面,北京当年书画市场繁荣,可以鬻画为生。

不过,刚入北京时,齐白石也很艰难,曾感慨道:“朝则握笔把刀,目不暇给,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谁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别离,亲戚朋友不得相见?”因人们初期不太接受他的画风,导致作品销路不畅。幸被著名画家陈师曾(即陈衡恪,著名学者陈寅恪的哥哥)发现,当时北京画坛有“姚陈”之说,公推姚华、陈师曾为领袖,在陈的大力揄扬下,齐白石声名鹊起。

齐白石因陈师曾而起,因当时北京画坛分专业、业余两派,业余画家多是文人、退休政客,把持着话语权,如金城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资金支持来自总统徐世昌,其中成员虽然卖画,但不以此为生,所以看不起职业画家。

职业画家要养家糊口,难免粗制滥造,如吴昌硕每天要画3幅画,犹自感叹:“大约做到三月杪方可将去年所(欠)了却。书画本乐事,而竟入苦境,衰年之人如何当之。”书法家唐驼曾创造6年写3万余对联的神记录,书法家李瑞清临死之前,“易箦于夜半,晚饭后,犹手书八联”。书画家们过于市场导向,以至于画店亦以“包真不包好”为口号。

为了与这些粗制滥造者相区别,业余画家刻意清高,如溥心畲的画价高,坊间赝品很多。有一次,学生拿了一幅假画给他看,并建议对这些伪造者采取行动。溥心畲朝假画端详了老半天,笑了笑说:“没想到天下的能人真不少啊!我的画很贵,而他们只卖半价,我又何必断人财路呢?”

不过,业余画家们也是要盈利的,不肯自己单独售卖,便聚在一起搞画展,以从“中国画学研究会”分出去的“湖社画会”为例,其背后资金支持者是张学良,此外不断搞成绩展,其中第四次成绩展售画款近2800元,第六次成绩展,亦售出画款千余元,有的成员一次就卖掉上百幅画,画会从中抽20%的佣金。

进入画会,不仅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画家的知名度亦大大提升。“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日本亦密切联系,1922年5月,日本东京举办了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在曾留学日本的陈师曾的推荐下,齐白石的画被售卖一空,使他从画师一跃成为画家,正如齐所说,“我的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

不过,成了画家的齐白石版权意识却很强,1936年起便专门聘请了私人法律顾问。

本文内容主要引自《老北京地方志·美术志》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