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馆寻遗(4)

2017-03-22 09:0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会馆寻遗

4、会馆上马石用做磨刀石

在寻找位于原宣武区米市胡同的六英霍会馆时,有这么一件趣事。笔者按照资料上提示的新门牌80号、老门牌72号转悠了半天,也不敢确定这里是不是六英霍会馆,正好遇有一位老大姐外出归来,说自家院落当中有一块带字的方石。跟着进去一看,正是六英霍会馆重勘四界的碑记。“六英霍”是当时安徽省六安、英山、霍山三个县的简称。在后来的勘察中,笔者遇到了更多这样的情况,在原宣武区王皮胡同7号(老3号),一位姓张的老大妈指着一块平躺在地上的大石碑说,这里是仙城会馆(仙城,广州的代称之一)。那碑有一人多高,一肩宽,用水一冲洗,篆书“仙城会馆碑记”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而碑上的小字已经踩磨得几乎无法辨认。有一本关于北京工商会馆碑刻的书记载,李华先生曾于上世纪60年代初拓过此碑,此碑刻于康熙五十四年(1775年),已有数百年历史。

要说会馆碑刻比较完好的,一处是前面提到的临汾乡祠处的几块碑,另一处当属原宣武区大耳胡同6号(老26号)的江西婺源会馆了,原来有八块碑,两块立在门道上的碑,修房时被搬走,不知去向,另六块镶在朝南的屋墙上,会馆条规、初建、捐款、文明会原启、文明会地产、会馆地产等都有说明,对考证此馆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不过,还有很多碑的境遇却总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原崇文区小江胡同(原小蒋家胡同)新门牌30号(老门牌12号)里有一处晋翼会馆,三通大石碑,一溜排开,被做成了院中的甬道,碑上的字迹全无,院里公用水管处一些小些的碑,也当做放置洗涮家什或站脚的石台,石碑光滑如镜,只能期许碑文是朝下的,这样或许还不曾磨损。晋翼会馆是山西翼城布行商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立的,石刻的碑文是“以求永远”,亲见此境况的心情,比那石碑还要沉重。

原崇文区大江胡同29号(老73号)庐陵会馆的碑撂倒后一直存放于通往后院的门道,上面压着许多杂物,虽被冷落,却避免了进一步人为的损坏。在庐陵会馆外右边的墙上还有一砖雕,“鸿禧”二字竖着排列。在原宣武区上斜街路南34号(老57号)河南武宁会馆,有一家住户,把原本镶在墙上的重修岳王精忠祠碑,顺放在小房根儿,上边铺一块凉席,再上面放着蜂窝煤。院子里一位妇人说,这样做是省得不注意让人搬走。更幸运的是,她虽然不懂拓碑技术,但她铺薄纸在碑面上,用铅笔拓了一张拓片,拓片上很少有残缺的字。

与会馆有关的石雕也不少见,会馆的门口如同四合院门口,一般都有石头的门墩儿。位于原宣武区后孙公园25号(老12号)安徽会馆的一对狮子门墩儿,虽然残破了,仍能看出轮廓,大狮子背上还有小狮子,小狮子损毁不严重,样子活灵活现。据说用这种狮子门墩儿是有规制的,王府门前才能摆石狮子,一般寻常人家是不可以的。安徽会馆是由清朝重臣李鸿章倡议修建的,所以他用了也就用了,慈禧太后不说话,谁也不敢说什么。

上马石也是石雕的一种,宣外大街路西111号(老54号)的浙江会馆院内,储库营胡同17号(老5号)四川会馆门口以及前门西大街路北15号(老门牌前内顺城街14号)安徽桐城会馆门口,都能见到上马石。敢备上马石在门口,说明当年经常贵客临门。不过,浙江会馆内现存的上马石,经常被用做砸东西的砧子,或用做磨刀石了。浙江会馆内还有两棵老枣树,一株树皮斑驳苍老,一株略逊,其中一棵树牌B20521,院内人称子母树,有树牌的母树,树龄几百年不在话下。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彭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