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馆寻遗(3)

2017-03-22 09:0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会馆寻遗

3、会馆匾额遗存较少

北京会馆的门楼一般都是中式起脊,金柱大门居多,也有不是的。在草厂七条中间路东,现门牌12号(老门牌5号),有一处惠州会馆,它的大门就带有西洋的味道,红砖砌成,门洞拱券形,两边起着圆形冲天柱,上边收为尖塔形。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惠州属广东籍,当时可是“沿海开放城市”,他们也给当时的京城带来些不一样的文化。在原宣武区铁树斜街里头也有一处广东籍会馆,它就是现门牌86号(老门牌68号)的肇庆西馆,它的门楼是平顶,门洞也是砖砌拱券式,这与大多数会馆不一样。

当年会馆大门的上方往往都挂着匾,也叫馆额,现在很少见了。在原宣武区前孙公园胡同有一处广州七邑会馆,大院里套着五个小院,现门牌25号(老12号),门上原来也有匾,据说现在被一户原来会馆长班的遗属拆下来当了铺板,虽不得一见,但总算还有保存的可能。

木质的会馆牌子,是极容易毁坏的,即使是石头的,也很容易遭到人为的毁坏。从有关资料看,过去有很多会馆的馆名是刻在石板上,然后镶在大门上边的。如果所附的大门拆了,石刻的馆名也很难很好地保存。不过在原宣武区板章胡同香厂路小学分校的操场边上,躺着一块两米多长的石匾,镌刻着“安溪会馆”四个大字,显得古朴遒劲。走遍那么多会馆,这是少见的石质馆额实物。整个小学校当年就是安溪会馆,不过老房子多拆改过。

在原宣武区校场二条路东新门牌16号(老门牌29号)的一所会馆,骑墙的门楼上方有砖雕的馆额“漳浦会馆”,这是为数不多,还镶在门楼上的会馆匾额。馆额上的落款日期“中华民国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修”字样大致可见,不过也有用灰抹平的痕迹,也许这在特殊年代是一种保护措施。

多年前,在寻访会馆时,听一会馆研究者说长巷二条43号(老32号)福建汀州南馆门楼上,仍留有一块石刻的馆额。等笔者听此信儿再往前查看时,已经不复存在。

还有些会馆除在门额上标出会馆的名字以外,还标出所供奉的神像或牌位。如位于原崇文区西半壁街17号(老门牌49号)的靛行(染业)会馆,现在仍存留的第二道木门楼上,用木板刻着“五圣祠”三个字,说明这里曾供奉着五个圣人或者神的牌位。据说原来外边门楼上也有石刻的馆额,当年,行内人士一说五圣祠,就知道是靛行会馆。在原崇文区北芦草园85号(老4号)是颜料会馆,供的也是五圣。颜料业和染业相通,故供奉相同。

也有的会馆门额上的刻字不一定与会馆名字有关。原崇文区打磨厂105号(老120号)是临汾乡祠,在它的二道木门上,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一方面祈求财运,同时也烘托了气氛。此处会馆始建于清朝初叶,木刻字迹是民国时期的,与通往后院过道上镶着的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临汾东馆记事碑相参照,说明历史的久远。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彭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