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认真拆毁的北京城墙,曾有过哪些“历史遗留”问题?

2017-02-07 08: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每当夜色降临后的紫禁城,故宫保卫处的工作人员都会登上城墙进行巡逻,据说这个行为已经延续了六百年。

从紫禁城建成伊始之日起,城墙上就驻有护军。清朝时,每面城墙上都有十几个哨所,配备有大炮。这样城墙连着城门,角楼与护城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城,据说紫禁城当年砌筑城墙共用一千万块城砖,每块砖长四十四厘米,若将所有砖连在一起,长度是赤道长度的十分之一,有四千四百公里。

六百年过去了,紫禁城已经更名为故宫,但紫禁城的城墙却始终矗立在那里。同样作为防御体系的北京城墙,最早修建于元朝,呈长方形状。明朝建立初期,为便于防守,将北边城墙向南缩5里,呈扁方形状,俗称内城。明嘉靖年间,苦于蒙古的多次侵犯,又新建外城墙,俗称外城。北京城也就有了“凸”字结构。

“凸”字格局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但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大拆运动中,大部分的内外城墙悉数拆除。如今仅剩下广安门外的金朝城墙,北三环与北四环间的元朝城墙和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的明清城墙。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作者: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