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京城】这所学校培养出了戏曲界的王菲

2017-01-20 08:4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曾几何时,这句话在演艺圈被奉为真理,但是,在电视剧都可以开始用明星抠像来糊弄观众的当下,这句话还会被多少人奉为真理。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的表演专业,没有六年的学习基础,是无法敲开学校的大门的,能够走进这所学校的,都是踏踏实实为了台上的三分钟,在台下苦练了许多年的年轻人。他们走进这座“戏曲艺术的殿堂”,是希望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

中国戏曲学院校园景色 千龙网记者 王焕摄

最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剧和戏曲的概念常常会被混淆,相对于戏曲,戏剧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我们在剧场或剧院里看到的话剧、歌舞剧等等都属于戏剧的范畴,而戏曲就是戏剧的一种,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俳优,然后从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发展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京剧开始形成,中国戏曲成为一个独特的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良,并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

随着综合艺术机制的形成,专门培养戏曲人才的中国戏曲学院也随之成立。中国戏曲学院最早叫戏曲实验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国歌的词作者田汉。

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楼前田汉雕像 千龙网记者 王焕摄

文化巨人的戏曲理想

田汉年轻时曾在日本留学。留学时期,他阅读各种书刊吸收大量先进思想,那时的日本,西方各种流派的戏剧风靡,田汉深深陷入其中,对戏剧的迷恋使他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做一个戏剧家,做“中国未来的易卜生”。正是这样的信念,推动着他不断地进行创作,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话剧作品和戏曲作品,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文化巨人。

“七七事变”之后,他在国统区组建了多个抗敌演剧队、抗敌宣传队,还有一个孩子剧团,这个孩子剧团就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作为四维儿童戏剧学校的名誉校长,田汉在这里实践着他创建新式戏曲学校的理想。

1950年1月28日,田汉带着一批学戏曲的孩子来到北池子草垛胡同。孩子们的到来使这个原本寂静冷清的胡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起来,孩子们组成的这个学校,也就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当时叫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

戏曲学校的成立,意味着我国的戏曲教育走上正轨,一大批京剧名家应邀来校任教,一时间校园里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田汉也因此被称为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奠基人。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