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神奇动物”走进首博

2016-12-15 15:3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2月15日讯(记者 纪敬) “斯巴宰小牛时,砍下牛头放高处,所以山峰高耸耸……”这是一首藏族人描述开天辟地的古歌,也是藏民族童年时期对青藏高原形成的猜想,将高山大地和牦牛联想在一起。12月15日,青藏高原的“神奇动物”牦牛走进首博与北京观众见面了。

32

“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于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此次展览。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40
展品都是出自西藏牦牛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填补了专题博物馆的空白。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38
赤金牦牛挂饰(唐代)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西藏牦牛博物馆只有两岁

“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包括牦牛标本、与牦牛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制品,以及与牦牛相关的古代和当今的艺术品共呈现500余件。展览分为“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风尚牦牛”四个部分,展示了牦牛在构建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成就了高原牧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并逐渐影响到高原的政、教、商、战、娱、医、文。

展品都是出自西藏牦牛博物馆,最为特别的是45000年前古牦牛化石、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1000年前的合金铸造牦牛摆件,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和唐卡,清代手绘画牦牛哈达等。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牦牛走进了北京,可能有些胆怯和羞涩,因为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很小的博物馆,目前只有两岁,十几个非专业人士。”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说,“西藏牦牛博物馆以牦牛为主题的区域博物馆,填补了专题博物馆的空白。”

33
藏族有句谚语: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34

牦牛、黄牛和水牛的共同祖先都是原牛。距今约250-300万年前,牦牛出现在了亚欧大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牦牛向南迁居至我国青藏高原。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35
骨质器皿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高原居民驯服牦牛走向现代社会

野牦牛是何时、怎样出现在青藏高原?牦牛、黄牛和水牛的共同祖先都是原牛。距今约250-300万年前,牦牛出现在了亚欧大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牦牛向南迁居至我国青藏高原,并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原地区。牦牛的食物以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为主,由于牦牛舌构造特殊,特别耐粗食、长期以垫状植物为食。

“农业革命的结果引导人们走向现代社会,农业革命的内容之一就包括牦牛的驯化,这也是青藏高原古代居民对于农业革命作出的独到贡献。”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说。牦牛是迄今为止家养牛种中最为耐寒的动物,牦牛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高寒地区极端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皮肤厚、外形紧凑、垂皮小、外周附件和体表褶皱少的体态,长而密的披毛有着良好的保温性能,使躯体免受风雪严寒冻害,泌汗少等特征使牦牛更加耐寒。

37

展览以牦牛为主题,全新的展览理念与模式,真实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牦牛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图为观众走进藏民的帐篷。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36
牛骨藏牌和藏骰子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39
尼泊尔钱币及邮票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41
《表情》油画 汪仕民绘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

藏族有句谚语: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为了给观众营造更好的观展体验,展厅中最大化还原藏式风貌,无论藏式手抓墙、牦牛标本陈设,还是牧民居住的牦牛帐篷,高高垒起的牦牛粪,从大环境到小细节,无不彰显着西藏风情,仿佛置身于雪域高原之上。藏族牧民曲扎对记者说:“我们非常喜欢西藏牦牛博物馆。因为牦牛,我们与别的地区和族群有了区别,如果牦牛消失了,我们藏族可能就不存在了。”

此外,得知本次展览的消息后,众多北京地区的艺术家纷纷响应,以“牦牛”为题进行创作。展厅中开辟了专门区域,利用有限的展览空间分批展示这些艺术作品。同时,为了配合展览,首博还将陆续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的社教活动。

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