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升平署:清朝的“广电总局”都干啥?

2016-12-12 15:3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最近,故宫发布450册“皇家戏本大全”——《故宫博物院藏南府升平署戏本》,其中戏曲剧本就有11498册、6467部、3200余种。遐想过去近300年的清宫舞台盛况,立春台上唱起《早春朝贺对雪题诗》,中秋挽袖上演《月桂飘香霓裳献舞》,华美精致的戏服、来往献艺的艺人名伶、如梦似幻的传说故事……

未标题-1

作为戏剧机构,南府升平署是清朝的“娱乐”部门,既要创作剧本,还要培训“演员”。作为直接为皇亲贵族服务的宫廷机构,体察上意、揣摩皇帝的爱好就尤为重要,对于主子五花八门的要求以及惩罚,也必须逆来顺受,领旨谢恩。

清初,顺治皇帝沿用明朝的教坊司,康熙年间设立南府。道光时期,南府改为升平署,取其“永庆升平”或“歌舞升平”之意。咸丰、光绪年间,宫廷演剧兴盛一时,曾经在颐和园设立升平署分支机构,伺候“铁杆Fans”慈禧太后。光绪中后期,国家内忧外患,演出随之减少,升平署于宣统三年被取消。

11

《万寿图卷》(局部)

升平署旧址包括原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现北京一六一中学校舍。升平署戏楼院保存较完好,一组四合院,内有北向戏楼一座,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铁杆Fans”慈禧杖打“包拯”80

头号戏迷当属慈禧太后,几乎天天必看。有时慈禧甚至穿起戏装游玩,御史贾铎等人也曾写折子劝阻,可惜毫无功效。

“不准大岔档,站住小八字。”“奉旨,着排《行围得瑞》,曲子话白照准词唱。”“春喜奉旨,再唱升帐高山之戏,添开门刀,多派龙套。”一旦“铁粉儿”慈禧提出自己的提出意见,“演员”“编剧”就要绞尽脑汁、战战兢兢地更改。

cixi

即使对热播剧女二号恨得咬牙切齿也只能干瞪眼,但慈禧却有办法。一次,穆麻子演包拯唱起《双钉记》,唱到“最毒不过妇人心”时,慈禧听了随之大怒,即刻下令停演,并传下懿旨:杖打80大板,把穆麻子赶出宫。

wwzjy20161205011

“内廷供奉”都是大腕 谭鑫培引李莲英不满

升平署体制庞大,内设工程处、钱粮处、内学、中和乐、盔头作、档案房等机构。演员由内学和外学组成。内学演员全由宫内太监组成,而外学则为民间入宫艺人集结而成。

外学又被成为“内廷供奉”。升平署“星探”挑选民籍皮黄名伶入宫演戏。“内廷供奉”艺人侍奉帝王,享受宫中“钱粮俸米”,在民间也是面上有光。其中谭鑫培、杨小楼都是当时的名角儿。

wwzjy20161205015

杨小楼和谭鑫培

慈禧对杨小楼的偏爱也是怪明显的,就曾专门准备一枚“扳指”来赏赐杨小楼。王长林、李永泉二人还曾议论:“人家杨小楼到宫里来演戏,如同小儿住姥姥家来一个样,我们两个人来演戏,仿佛来打刑部官司的犯人一样。”

谭鑫培更被称为“谭贝勒”,不仅慈禧亲赐黄马褂,还可自由出入宫廷,与满朝文武称兄道弟。谭鑫培风光一时,没有把太监总管李莲英放在眼里,引起了李莲英的不满。于是,侍在太后身旁的李连英便向慈禧推荐谭鑫培出演反串戏《探亲家》。谭鑫培与孙菊仙入宫应召,一听这戏码,均是目瞪口呆。两位出色的老生泰斗,只能反串彩婆子,在台上大出洋相,窘态毕露。慈禧看了,乐不可支,方始让他们下场。

小太监习艺受赏识 接替李莲英“总管”之位

内学主要由习艺太监组成,伶人太监都是从刚被送进宫的小太监中挑出来的,由民间入宫的京剧名角担任教练进行“培训”。

其中,有个小太监名叫张兰德,宫号小德张。小德张初进升平署学艺,只能给众人打杂、跑龙套。一次,全班上演《盗仙草》,其中一名小太监踩着跷演戏,踢枪时踢过了劲,正要掉在台上,小德张一个跟斗翻过去,用两只脚把枪给挑起来了。慈禧十分欢喜,赏赐了全班500两银子。

得到夸奖,小德张深受鼓舞,披星戴月地练武功,还起大早吊嗓子。小德张除白天当差外,夜间还要练私功,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左右,就这样苦练了3年,学会了武小生的全套跟斗。杨小楼的“七步到”小德张也能做到,穿上厚底靴子也能翻旋子。苦练的小德张终于等到慈禧太后传旨献演《岳家庄》,讨得太后欢心,在那时赐名“小德张”。

小德张头脑灵活,19岁正式登台主演,22岁便升为太监回事,靠着自己的手腕在复杂的深宫环境中站稳了脚跟,在33岁时便成为继李莲英之后的末代太监总管。

如今,南府升平署如今已推出历史舞台。尚存世的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庆赏升平》收录97幅彩绘戏曲人物画谱,令读者仍可窥见曾经的风貌。

wwzjy20161205006

wwzjy20161205005

wwzjy20161205003

wwzjy20161205002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