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孟繁华 文学评论家的乐与愁

2016-10-17 10:4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wwzjy20161017001

10月14日上午,“呼唤北京文学的高峰时代主题论坛”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接受了千龙网记者的专访。千龙网实习记者许珠珠摄

人物名片

孟繁华,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200余篇。

10月14日上午,“呼唤北京文学的高峰时代”主题论坛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肖复兴、叶广芩、林白、万方等作家及胡平、白烨、梁鸿鹰、孟繁华等文学评论家展开文学创作的批评与对话。评论家孟繁华说:“文学不是地方志,地方志、民俗史是文学的一部分。北京文学要有开放性、包容性,要用世界文学的眼光,用人类普遍的价值尺度来进行创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对话  评论家的乐与愁

如果一个评论家,想要长年保持在批评一线对创作一线做出反映,孟繁华认为,“要靠评论家的兴趣,批评家应该真正热爱文学,他才能够长久地从事文学批评。也靠定期组织活动,发挥体制的力量来凝聚评论家。”

“现在批评的问题在哪呢?过于甜蜜,大家对真正的问题回应得太少。虚假甚至虚伪的批评太多了。”孟繁华说。

孟繁华分享作为文学评论家的乐趣时说:“读文学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我们可以理解不同的人生,看到不同人的创造,在审美过程中感到愉悦,使自己对人生、生活有更好的理解。”而他也谈到了困惑,“如何去重新理解和界定我们的文学,能够评选出更好的作品。”

当下,孟繁华比较关注的是文学史和当前的前沿创作,前沿创作主要关注的是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孟繁华曾主编《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5》《中国中篇小说年选》等,他谈到评判小说是否优秀的标准时,认为某种书面化的标准已经不准确了,需要评论家的经验和感觉。他认为当下小说创作,还是要写出大时代变动中人的价值观、思想情感的具体变化。

2015年底,孟繁华与程光炜、陈晓明合著《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三位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书写对这60年文学发展的看法,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当代文学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有那些出类拔萃的成就。他说:“这本书事实上是一个浓缩的文学史,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wwzjy20161017004

10月14日上午,“呼唤北京文学的高峰时代主题论坛”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接受了千龙网记者的专访。千龙网实习记者许珠珠摄

观点  北京文学不是地方志

论坛上,孟繁华举例,莫言的小说翻译成英文时,几乎30%都是重写的。北京地道的京片子,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强调是可行的,但进入世界文学,翻译时都会变得规范化。所以,孟繁华主张北京文学并非仅仅是语境意义上的。

孟繁华认为写出今天复杂变动的北京是非常困难的。他说:“北京有过这样一段时间,刘绍棠、王朔等等作家的作品,北京符号性的东西是存在的。“孟繁华认为如今作家面对的悖论是,北京已经发展起来,胡同里吃着炸酱面,光着膀子,这种生活状态已经不多了。如果还要求用同样的情感来面对今天的历史剧变,是不可能的。

“人的内心是要文学来处理的,能够写出任何一个时代人的内心的剧变、分裂、癫狂,这是作家要处理的。”孟繁华说,“当下北京的作家仍然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比如说石一枫,特别是他的中篇小说,是站在第一排的。他完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只写北京胡同的,他写大院和外来人的交融、矛盾和问题。”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张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