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让作家叶广芩回“家”

2016-10-13 10: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0月12日下午,京味作家叶广芩参加十月文学院揭牌仪式,并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千龙网记者 闫莉青摄

千龙网北京10月13日讯(记者闫莉青) 12日下午,永定门旁,佑圣寺内,北京文学大咖齐聚一堂,见证文学界的盛事,十月文学院成立。生于北京,却离京多年的京味文学作家叶广芩也来到现场,感受“家一样的感觉”。

“我在北京的根儿就是出版社、文学院这些文化的地方,像家一样。”叶广芩,生于北京,叶赫那拉家族的一员,1968年分配工作到西安,从此离开北京。北京,曾经是她的痛,一度不敢“碰触”。如今,是文学让她回到了北京。

现在是北京文学的黄金时代

提到北京的十月,她的眼里充满了爱:“十月是北京最好的月份。”

她说:“在北京最美的金秋十月成立文学院,这是北京文化界、文学界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整个文化的发展,文学是基础,没有好的文学作品,任何影视、戏剧、戏曲都是无源之水。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文学创作是最根本的,对于文学人才的培养也是根本的根本。叶广芩认为,十月文学院创立的意义就在这儿。“对于北京文学来说这是一个契机,是北京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彩的一笔,十月文学院是培养新一代作家的摇篮。”

北京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拼图中独特而兴盛的一块,扶持作家,吸纳人才,孕育滋养了一部部精品力作。

叶广芩也对北京文学给予高度评价,她说,北京文学最黄金的时期就是现在。

“现在的北京不是过去解放初期的北京,也不是我生活在北京时的北京。现在的北京范围扩大了,内涵也更丰富了。”她认为正是因为它内涵的丰富,才产生了很多新的有关北京的文学素材和文学作品。“所以今天北京的文学发展是很好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要抓住,大力扶植这个势头,我想北京的文学会走在全国文学的前面。”

10月12日下午,京味作家叶广芩参加十月文学院揭牌仪式,并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千龙网记者 闫莉青摄

网络里感受不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叶广芩今年的新书《去年天气旧亭台》,用北京建筑命名故事,讲述北京百姓生活,包括《太阳宫》、《月亮门》、《鬼子坟》、《后罩楼》、《扶桑馆》、《树德桥》、《唱晚亭》和《黄金台》九篇。她说,这本书的创意来自于她的网络粉丝,她有一个叫豆汁记的粉丝群。互联网新媒体对我的影响太大了,通过互联网,作品可以直接与读者见面,作家也可以直接与读者交流。他们使我在创作上焕发了青春,拓展了思路。

她承认互联网对她个人的积极意义,但是否认互联网新一代娱乐至死态度对严肃文学的影响,否认严肃文学会受到互联网的挑战。她说,搞严肃文学的作家都有一种自信。尽管有些青少年喜欢一些肤浅简单化的、概念化的、娱乐化的作品,但是不要怕,会有转过来的时候。对于文化,要抱有一种宽容的,顺其自然的态度,强扭没有好的结果。

她希望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多读一些纸质作品,我们古人读书爱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都是通过纸质书籍传播开来。古人那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的气氛是百度里搜索不出来的

她还认为,阅读兴趣很重要,所以不要强调学生们应该读什么,不要给他们开书单,想读什么就让他读什么,现在我们的出版没有很不好的东西,应该放心大胆的让孩子们读。就像她小时候,没有人告诉自己该读什么书,就是凭着爱好,有了大量的阅读,才对文学有了兴趣,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万分喜爱,也成就了今天。

千龙网大型报道:北京十月文学月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  作者:闫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