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众妙之门》带读者回到“小说本身”

2016-10-08 08:20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陈晓明新作《众妙之门》出版 带读者回到“小说本身”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的新作《众妙之门》,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对马原、格非、余华、王小波、莫言等当代作家的代表作品都有详细论述。这本书的副标题为“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陈晓明教授解释,通俗的说法就是希望文学读者和中文系学生阅读分析小说时,能够“回到小说本身”。

第二版保留文章完整性

早在2004年,陈晓明就在北大中文系开设了“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课程,带着学生从小说文本出发,去体会和解读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他对马原的《虚构》、格非的《褐色鸟群》、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以及莫言的《生死疲劳》、贾平凹的《秦腔》等作品都做了细致分析,因此这本书的写作进度也持续近十年。

今年出版的《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第二版,更接近原貌。在去年出版的初版中,编辑对书中的不少文章

都进行了删减,陈晓明说:“当时编辑可能觉得书比较厚,就删减了一些,但是这本书有不少中文系的学生是作为教材来读的,如果文章不完整对他们理解起来很不利。所以我坚持要出完整版,我跟出版社说稿费可以不要,但文章一定要完整。”

提到副标题中“文本细读”这个词,陈晓明解释说,它是源自欧美“新批评”的一种说法。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评论界对欧美“新批评”有很多借鉴,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我们的批评方法中去,“我们的批评从五六十年代就受到苏联

模式的影响,先讨论作品思想的政治性,再讨论艺术的政治性,评论者往往是从先入为主的观念出发,所以我们不尊重文本。”

“这种概念性的分析方法渐渐发展成一套我们特有的评价体系,比如会以托尔斯泰或者以雨果作为一种文学标准,分析小说时与他们的作品做比较,符合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好的。而‘文本细读’就是从具体字词出发,先读出来文本是个什么意思,不考虑外在概念性、偏见性的东西。”陈晓明解释说,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回到小说本身”。

告诫学生不要怕读经典

书中的内容涉及马原、余华、苏童、王朔、王小波、莫言、白先勇等十多位作家的作品,涵盖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呈现的新特点,陈晓明对这些作品进行的分析也能看出时代的脉络。

比如他在解读王朔的《我的千岁寒》时,就对当时“文学已死”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将死,不是旧有的制度、秩序即将崩溃,而是文学骨子里的创造性的枯竭。小说与诗歌之类的文体,已经难以花样翻新。文学在这里可能面临枯竭,或者说面临‘绝境’。文学处在网络时代以及视听多媒体的挤压之中,也不得不处在符号和文化的边缘位置,但也正是因为此,文学必然要思考和采取新的表意策略、新的传播方式,或者简要地说,新的写作方式。”

前不久,陈晓明就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后对入学新生的讲话在网上流传很广,他用“知止而后有定”“上善若水”“博学而笃志”三句话寄语学生,希望学生们不要像调查报告说的那样,每天四五个小时用在看手机上,而是应该多读经典作品,“大凡经典之作,都在语言、文字、文学性、审美都处于高的地步。”他告诉学生们经典并非深不可测,而是贴近普通真理,比如胡塞尔的哲学玄奥晦涩,而他所追求的却是“回到事物本身”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田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