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万荷文化艺术节暨2016崔各庄国际文化艺术节在北京万荷艺术文创园举办。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杨永安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多年来,朝阳区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创产业在全市具有标杆引领和风向标作用,“双节”启动,把艺术和生活深度融合,为文化消费开拓了新领域。
据了解,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2013年由北京市首创实施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每年活动参与人数、消费金额稳步增长,三届累计实现消费人次1.1亿、消费金额266.2亿元。消费季已成为培养文化消费理念、引领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品牌活动。
杨永安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遵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工作部署,今年,在认真梳理总结前三届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禀承惠民主旨,紧扣创新主题,优化举办形式,充实活动内容。本届消费季设定“惠文化慧生活”的年度主题,注重通过新技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北京文创产业“以智升级”;注重加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北京文化消费“以质惠民”。在活动内容组织上,我们整合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两大举措拉动、六大板块引领、十大园区支撑、十六区协同联动”的活动体系,力图实现领域分类引导、区域广泛覆盖、全民深度参与。
文创园区不仅是文化内容生产创作的基地,也是文化消费的阵地。杨永安表示,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本着“推新扶优”原则,新增推出了包括万荷艺术文创园在内的条件成熟、氛围浓厚、消费活跃的十大文创园区。通过在消费季期间,集中予以宣传推介,创新组织文化消费活动,积极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中国经济网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朝阳区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崔各庄乡目前已聚集万荷、草场地、何各庄等众多艺术区,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富有生机的艺术群落,成为朝阳乃至市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
杨永安指出,作为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首推的十大园区之一,以“慢生活、漫艺术”为主题的万荷文化艺术节,把艺术和生活深度融合,为文化消费开拓了新理念、新视角、新领域,让我们领。同时,崔各庄国际文化艺术节也同期启动、全面开展,体现了园区与社区的有机融合,体现了文化艺术资源集聚对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价值贡献,也体现出区、乡两级政府对文化消费工作的高度重视。
据悉,坐落于首都东大门的北京万荷艺术文创园,位于交通便捷、区域人文环境优越的北京市朝阳区顺白路东段。在现代简约的改造风格中分两期将面积120多亩的老厂房修缮、规划,建立了“万荷美术馆”,并逐步建设开发了以万荷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及创意设计、影视、广告、动漫、新媒体及电子商务等多领域的大型综合文化体——国门一号·北京万荷艺术文创园。万荷艺术文创园目前已成功入驻30多位知名艺术家工作室、80多家文创类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高水准的企业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