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台:千年古村落 古幡舞起来

2016-07-29 08:55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千军台:千年古村落 古幡舞起来

千军台村,这个京西门头沟区的村落,见不到“千军万马”,却有着“千幡飘舞”的胜景。

您要问京西哪个地方的集会最热闹,我一定要说距北京35公里的千军台庄户的古幡会。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古老的山村增添了神韵,一年一度的古幡会更是数以千计的民俗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54
门头沟古幡会 李长山 摄

千军台村,史称“千人台”,俗称“千军万马台”,因村落建于清水涧北岸的台地上,故得其名。而著名的“古幡会”,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史上溯至辽代,至今已有千年。一条古道穿村而过,成为街、道一体。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商家店铺曾繁荣一时,只可惜被日寇烧得荡然无存。

这里崇山峻岭,流水潺潺。村前的轿顶山、铁驼山、九龙山大梁与村后的大寒岭、髽鬏山、清水涧大梁遥相呼应。从大寒岭流出的山涧水经村南流至村北与顺势而下的八里沟山的山泉在村东交汇,经落坡岭汇入永定河;这里古树参天,石桥架地。村中高16米、宽2米,被村民誉为“吉祥树”的市级一级古槐树,虽内已中空,却仍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向人们述说着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坐落在村东八里沟东口的一座长15米,宽5.5米的石砌拱桥,人称“十里八桥”或“老桥”,相传由朝廷拨款,村人刘建侠负责施工修建。现此桥大部分已埋入地下,难见真容。

千军台村四面环山,东北与庄户及曹家铺毗连,南与房山区佛子庄乡、大安山交界,西与斋堂镇大寒岭接壤。“大寒岭”也称“大汉岭”,是个重要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城关早已千疮百孔,默默地迎接着风雨的洗礼。城东原有明代已建的毗卢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道光元年最后一次重修时添建了文昌阁、窑神庙、山神庙等,现如今这些庙宇也已是残垣断壁。

因为这一带群山环绕,山水相依,山林茂密,煤炭资源丰富,小煤窑遍布山野,所以村民为保平安,祈求风调雨顺,就把“碧霞元君”“窑神”“马王神”等做为信仰和精神寄托,并做成幡旗,选择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以走会的形式擎幡祝祷。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被命名为“古幡会”,又美其名曰:“天人吉祥圣会”。

“天人吉祥圣会”的创始,大约在明代后期的嘉靖年间,又称“天仙会”“香道会”。每年正月十四晚,两村举行请神表仪式,正月十五早8点挂幡旗。十五庄户到千军台走会;十六千军台到庄户走会,形成了固定模式。过去走会路旁要生上几堆台儿火,沿街摆上香炉及供品,寓意一年红红火火,消灾避邪。

几百年以来,古幡会有过两次中断。一次是日本侵华时,古幡被日寇烧毁;另一次是“文革”时期,幡旗再遭劫难被损毁。但是古幡会以其历史的厚重和民心的推崇,于1982年又被村民们将其传承依旧。

据说有一年,皇上下令,全国的走会班子进京参赛,要现场比试。各地群雄逐鹿,五花八门。攀杠子、秧歌队、武术会等一个接着一个,都未能博得皇上的欢心。忽听一阵“哐哐哐”,开山大锣震天响,皇上立马儿来了精神,他瞪大了眼,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支声势浩荡的队伍。只见充满活力的壮士们,双手擎起五颜六色、一丈八尺来高、碗口粗的幡旗,上下飞舞,呼呼生风。“山川地库煤窑之神”幡、“青山水草马王元帅”幡、“东天齐仁圣大帝”幡、“山神土地财神三圣之神”幡……漫天舞动,蔚为壮观。再加上每幡间穿插的吹打班、音乐班、大鼓队、跑旱船、地秧歌、锅子会等,热闹非凡,气势恢宏,令皇上目不暇接,心花怒放,当即下圣旨:“天下第一会”,并赏了金锤、金锏,定下了庄户——千军台当会首,年年走会。从此,“古幡会”便威名远扬。

“古幡会”会首“开箱立旗”,庄重、肃穆,开始号佛奏乐仪式。“号佛”是由两村推举出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诵唱古老的赞颂神佛的大歌,声腔玄奥苍凉,充满了神秘色彩,回响在山川。当号佛结束,就会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拉开正式走会的大幕。千军台村传统古幡名目繁多,色彩纷呈,譬如文艺幡、龙王幡、太阳幡、送生幡、三官幡、天仙幡、地藏幡、老君幡、玉皇幡等,共18幡、3旗(千军台的真武旗、老爷旗、灵官旗)。幡旗手个个身手不凡,虎虎生威。竿竿幡旗在半空中周旋,手托、肩扛、牙咬、头顶……表演过程中,叫好声不绝于耳。幡旗之间穿插的各会档都以精湛、幽默、风趣的演技博得众人的欢笑和阵阵掌声。人们纷纷将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手机、iPad举起,捕捉着精彩的瞬间,乐此不疲。

千年古村落,悠悠赤子情。在这方古老的沃土上,古乐吹奏出了古村落的欢乐祥和,古幡舞出了京西人民的热情与奔放。古幡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传承中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王木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