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好看的好书《S.》

2016-06-24 15:4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开始阅读之时,真实消散之际

最近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都在讨论这本奇书,中文简体版上市两周已经印刷了85000册,预计6月底发货10万册、七月底增加到30万册——这可是定价168一本的书呀。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整体结构制作的繁琐。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这本书已经不能称之为“书”了,它已经超越了书的范畴,这么多配件以及刻意做旧的整体装饰,让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立刻明白,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不会是一次单纯的阅读,而是一次综合性的娱乐行为。

开箱 桌游式图书

我曾多次表达过一个观点,即读者应该更理性地认识到书是一种商品,它的确具备更多商品之外的价值,但本质上还是商品。既然它是商品,在拿到手的时候当然要考虑花的钱是不是值当。我并非第一次见到这本《S.》,所以我早就知道其中配件甚多,林林总总十好几个,沉甸甸一大本,拿在手中的时候说不出的舒爽,一定会觉得这百十来块钱没白花。

我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这种书,后来是一名朋友提醒说,这很像是桌游,不像是一本书,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它能提供的娱乐不仅仅局限在阅读,如果读者愿意,完全可以进行复杂的脑力游戏,这样就和桌游的属性非常相近了。

从封面材质、印刷以及内页用纸等角度来看,这应该是我目前阅读的书籍当中最高峰之一了。我本人是反对用硬壳做书的封面,但这本书必须用,因为它对得起这种质感。

内容 当真实性遭受怀疑

简单概括来看,这本书的内核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一名神秘文豪写的书,另一个则是读者对这本书的批注,在批注过程当中找寻文豪的种种轨迹以及书背后的秘密。

当然,这样的概括是非常粗暴的,因为阅读本身没有那么容易。事实上,这是我阅读过的最不好一下子进入状态的书,每次我拿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比较茫然的心态:我该从什么地方开始看?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配件我要不要现在先阅读?这些批注颜色不同,我该怎么区分?

这些问题在每次拿起书阅读的时候都会存在,因为本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几乎完美还原了普通读者利用一本书上的批注做交流的全过程,那些配件也和整个谜题是相关的。我的阅读习惯是从不和作者的谜题较劲儿,只要他能说得通,我向来不愿意在阅读过程中去猜测谜题的结果是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获得阅读快乐的途径。但是阅读这本书我随时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我需要去不断思考,脑子基本上没有放松的时候。

这样的写作手段其实并不能算是新鲜的。博尔赫斯在《虚构集》的序言中说,“编写篇幅浩繁的书籍是吃力不讨好的谵妄,是把几分钟能讲清楚的故事硬抻到五百页。比较好的做法是伪托一些早已有之的书,搞一个缩写和评论……我认为最合理、最无能、最偷懒的做法是写假想书的注释。”事实上在《虚构集》当中,有多篇类似手法的小说存在。

好吧,真正的文豪认为批注的手法是最合理、最无能、最偷懒的,我想言下之意就是这无疑会带来一种别样的阅读快乐,否则作家不会采用,读者亦不会买账。

《S.》一书是读者的批注,姑且也可以认为成是注释的一种。在原有的文本基础之上增加了原本不属于文本的内容,增加了阅读的沉浸感,也带来了一种真实性。

一种属于纸质书的真实感。

我认为,这是纸质书区别于电子书的一个特征,即它在被读者买回去的时候,就会带上读者本身的深刻烙印,因为读者可以去折页,可以写批注,可以盖印章,可以做题词。《S.》一书从内容到制作包装形式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这种属于纸质书的真实感,仅仅看到这样用心的制作,我想我愿意给它满分。

然而,在真正开始回归到《S.》的文本之上而不是被形式感所带来的真实所震撼的时候,我发现那种苦心经营的、属于纸质书的真实感瞬间崩塌了。

作为本书的内核之一,那个虚构的文豪所写的书是不能被忽略的,哪怕其真正的阅读体验是通过注释得来的,这个内核依然不能忽略。问题在于,我实在是看不出这个所谓的文豪写得如何之好。

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属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范畴。这在任何小说当中都有可能遇见这个问题,作者声称写了一个绝顶聪明之人,然而在读者看来此人经常犯傻;作者声称写了一个世界级的富豪,然而真正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乡下土豪……等等这些都属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范畴,然而在《S.》一书当中,这种尴尬特别明显,几乎快要动摇整个根基了:这样的水平真的能称为“文豪”?假如不是文豪,那为啥读者又要这么认真去研究?

这个问题的存在,几乎让我忽略了本书的第二个我不能理解之处:为何会有人在不属于自己的书上乱写乱画!

我想,恐怕《S.》的策划者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如果其作者真的能写出个文豪之作,又何必费心思在这里大玩形式感?而且恐怕其策划者本身也没有想要去弄个文豪出来。

不好看的一本好书

这书真的不好看。不好看的方面有两个,首先是阅读成本比较高,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另外就是其内核之一真的没啥优点,让整体经营出来的真实感一下子崩溃。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带来的阅读体验,在目前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是罕有的,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的。这样挖空心思在同样的页数上做出极端的手法,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值得我们花钱去阅读的。

说到底,我们阅读是为了什么?获得娱乐有成本更低廉的做法,也有效果更迅捷的手段。或许这本书给了一个答案,因为它给出的体验要比阅读本身更多。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作者:舒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