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名承载失落的城厢记忆

2016-05-25 08:36 文汇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上海乡土文化大展”40多张老门牌镌刻城市发展烙印

沙场街、竹行码头街、筷竹弄、鸡毛弄、花衣街……一个个颇有韵味的路名,无不承载着上海老城厢的文化记忆。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乡土文化大展”日前启动,记者24日获悉,眼下正在进行的展品征集中,40多张老门牌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些门牌上的路名很多已不再使用,却刻下了这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形态的烙印。“很多时候,路不只是路。”档案研究专家邢建榕说,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从市政开始,市政的现代化从道路开始。上海不同时代路名的背后,是城市一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浓缩。

66
上海有些已消失的老路名承载着值得回味的城市记忆。

有许多不该被忘记的故事

这些老门牌来自80后外企职员董雄飞的收藏。董雄飞生长于衡山路,喜欢在城市里游走,探索未被人们留意的角落,发现未被人知晓的故事,上海老城厢及背后的生活是他的最爱。“城市基本上都有城墙,人们一般视‘城外为廓,廓外为郊’。根据惯例,城墙以内叫做‘城’,城外人口稠密,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才称之‘厢’,所以‘城厢’一词一般指城内和城外比较繁华的地区。”他说,虽然上海老城厢嘈杂、拥挤,但经历了岁月的积淀,这里有传统的、极富人情味的上海,有值得回味的城市记忆。

董雄飞对老城厢最初的印象,源于12岁时第一次逛老西门。狭窄嘈杂的弄堂、人行道上放着的一只只冒着烟的煤球炉,让他感觉充满生活气息。待他从日本留学归来再次行走老西门时,却发现小时候所见的街景很多都消失了,这让他感到惋惜。于是他开始收藏老城厢街道的路牌门牌。沙场街12弄、万裕街58号、竹行码头街225号、筷竹弄11号、白衣街19号……这些曾存在于消逝的路上的门牌号如今安然地悬挂在他的家中。

路牌是这些路存在过的证据,上面保留着许多人生活的记忆,有许多不该被忘记的故事。比如,花衣街是百年前棉花行业集聚地;竹行码头街是制作和销售竹筷的地方;沙场街上主要是卖沙的店铺;鸡毛弄则是杀鸡的地方,还生产鸡毛掸子等副产品……

不少路名背后都有段历史

“上海老城厢有很多因行业聚集而命名的街道,看着一个个门牌路牌就能联想到这里曾经商肆林立、喧闹繁华。”上海市地名学会副理事长薛理勇说,上海老城厢的路名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大多被命名于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距今约130年历史,是上海最古老的路名之一。当时,贸易的繁荣让这里的人习惯于以具体的行业特征来起路名。比如,临近黄浦江的豆市街是上海当时很有名的豆类批发交易市场,来自东北、河北的大豆通过航运输送到上海的码头后,再运到豆市街进行分销、买卖。外咸瓜街是以福建人从事咸鱼生意命名,福建人称咸鱼为“咸瓜”,当年很多福建人在这条街道两旁开设咸鲜市场,外咸瓜街因此得名,周围与此对应的还有一条里咸瓜街。豫园附近的药局弄则是有药王之称的乔镇所居地,乔镇生前为穷人治病,还免收药费,后来有些药铺也都设在这个街面上。

薛理勇透露,除了用行业特征命名外,当时上海还有以标志性建筑物给街道起名的案例。例如黄浦区的巡道街,清朝时这里是江苏省政府在上海设立的派出机构,路名叫做“苏淞太兵备道”,简称巡道街。该街一旁有条“天灯弄”,天灯即路灯,当时只有在重要机构门前才设置路灯,这里也是那时上海唯一有路灯的地方,故而得名。

象形也是街道命名的方法之一。“筷竹弄不是说有很多卖筷子的,而是形容小弄像筷子一样细。”薛理勇解释称,反倒是与筷竹弄交叉的篾竹弄,当时是以竹器的生产和交易闻名。同理,“草鞋湾弄”并不卖草鞋,而是说这条弄堂的形状像草鞋。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作者:李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