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作家刘柠携《东京文艺散策》做客杂书馆,漫谈日本旧书店文化。千龙网记者 张嘉玉摄
千龙网北京4月23日讯(记者张嘉玉)书友欧阳磊在图书馆工作,他会“嫌弃”馆藏书不够干净,但对日本旧书却大加赞赏:书籍消毒,除了年代旧发黄基本看不出瑕疵,品相非常好。4月23日,作家刘柠携《东京文艺散策》做客杂书馆,也自曝自己是个重度“品相控”,并说:“即使是品相控、是洁癖,去日本旧书店完全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作家刘柠长年行脚日本,还曾在日本工作,他访遍日本书肆,收藏不少书店刊物,与一些日本旧书店主亦有交情,漫谈日本旧书店,他介绍,日本出版文化高度繁荣发达,日本人买书之后一般不藏,大多数还会卖给经营旧书的旧书店。如果书的原装书腰、书签都保存完好,品相也新,那么在旧书店会有非常好的价格。
回忆自己旧书店淘书的经历,刘柠说,不同于其他类型店铺的店主,大声问候“欢迎光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旧书店的店主一般是坐在柜台里面,自己一个人看书,从来不理你。
刘柠给现场书友们介绍了旧书店的氛围,他说,旧书店业者认为书店类似于图书馆,不会大声喧哗,并且读者是来选购图书的,在这里消磨淘书的光景,他会给你很大的自由。旧书店老板永远都是很有文化的,他们永远都在看书。伙计们则通常穿着围裙式的工作服,用橡皮擦掉旧书上的污渍、铅笔作注及划线的痕迹。处理完,伙计们会把书放在机器上,或者用砂纸把书籍的书脊等打磨一新。
刘柠介绍,日本近年来出现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近10年,一类新兴的旧书店出现,叫做新古书店,它不经营很旧的书,而经营刚刚出版3-5年的旧书。由于本身流通次数比较少,再经挑选,品相是非常完好的,跟新的没有区别,我们外行看根本就看不出来,非常新。
对于日本书业,刘柠感慨,书业背后一整套机制满足了各个环节的需要,在新书店、旧书店等任何环节运行过程中没有断裂,日本书业文化根深蒂固,让我这样一个中国人、外国人,完全不可漠视东洋书业巨大的存在感。
现场书友欧阳磊曾在日本留学,与“品相控”刘柠同感:“我发现日本的二手书都特别地新、特别地干净,看到我们图书馆图书的那个状态,真是有一点‘痛心疾首’的感觉。大家都是爱书的人,不管是在图书馆看书,自己买的书,希望大家都爱惜,一个简单的呼吁吧。”
活动结束后,欧阳磊购买了签名本《东京文艺散策》,他曾读过刘柠所著的《下流的日本》。30岁的欧阳磊曾在日本留学,期间就会去日本新古书店BOOKOFF购书,他还希望什么时候再去东京旅游时,可以参考《东京文艺散策》去书街逛逛。
除了作家刘柠,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亦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做客杂书馆与书友见面。杂书馆今后还将不定期举办沙龙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