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芝祥:听戏人还在,唱戏人去哪了

2016-02-24 09:43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听戏人还在,唱戏人去哪了 ——访淮剧名家周筱芳之子周芝祥

65岁的周芝祥微眯着眼,体态、发型、穿着都是普通人模样,唯有亮嗓时才能感觉到他的不平凡:一段淮剧《红楼梦》“林妹妹”三字一出,切金断玉,他有些得意,“当年我父亲唱得漂亮,就是变化多。”作为淮剧名家周筱芳之子,周芝祥正在筹划成立上海淮剧艺术大师周筱芳流派促进中心。


1957年,志成淮剧团演出《合同记》,周筱芳之父周廷福(左一)在剧中扮演老旦,合作演员为叶素娟。

柏阿姨听着周筱芳的戏长大

成立促进中心可行性报告上,最亮眼的名字是中心理事会成员柏万青。在她的帮助下,中心有意落户愚园路500号静安区社区组织服务中心。柏万青没有见过周筱芳,却听着他的戏长大,“我老家在扬州,邻居大都是从扬州来上海,五十多年前住在苏州河旁简易屋棚。家里没有电视,只有收音机。我们全家都喜欢听淮剧,最熟悉的就是周筱芳”。青少年时代,柏万青极少进剧场,她熟悉的舞台来自“围场子”——民营淮剧团在菜场或广场空地拉起布蓬,然后售票演出。大人一角钱一张票,小孩不用买票。“有次演出《白虎堂》,我挤到舞台最前面看,还被演员舞动的大刀刮到了。”说着兴起,柏万青唱起《白虎堂·河塘搬兵》,这是她每次进社区与群众面对面时,最喜欢唱的一段。


1984年,周芝祥在《白虎堂》一剧中扮演杨延昭。当年是为纪念周筱芳逝世7周年。(均资料)

《白虎堂》是周筱芳代表作之一。1959年,作为淮剧八大派创始人之一,30岁的周筱芳自导自演以杨家将为题材的《白虎堂》,首次亮相上海沪西大舞台,轰动一时。当时,他所在的志成淮剧团每天演出日夜两场,星期天还要加演早场,戏票提前10天或两周预售,通常在一个下午就告罄。只要他登台,剧场愿意拿出每场戏首排10个座位票房收入贴补给周筱芳个人。

周芝祥再现父亲当年风采

1977年,周筱芳去世。追悼会上,自发赶来的戏迷有2000多人。周芝祥遗憾地说,“父亲48岁就走了,他留下的唱段在淮剧界是最多的,大概有180多段,可惜那时没有视频。”

周筱芳没有想过让独生子周芝祥子承父业。他对儿子说,“唱戏没有前途。”周筱芳的父亲周廷福是淮剧名旦,妹妹周云芳是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高徒。周筱芳6岁启蒙学习,8岁跟着剧团演出。周芝祥则不然,1981年从插队地黑龙江回到上海,母亲让他去江苏滨海淮剧团学习,他才真正开始跟着录音机学习周派唱段。那年,他已经30岁。

少了童子功,周芝祥一度自嘲五音不全,唱戏跑调。好在从小在戏班长大,长辈们都是名角,淮剧已注入他的基因,“从小一直听,潜移默化,在滨海淮剧团唱了三年,嗓子就开了。”1984年,周筱芳去世7周年,周芝祥在上海主演《白虎堂》,幕后团队来自周筱芳当年的志成淮剧团班底,扮演八贤王、佘太君的都是名演员。“叔叔阿姨们说我像父亲,特别是嗓子。全团把我‘扶’上台,一点一滴指正。当天演出,观众非常激动,仿佛又看到了周筱芳。”

2007年,周筱芳去世30周年纪念演出,周芝祥的儿子体会到父亲当年被先辈精神遗产所震撼的心情。演出结束,他被戏迷的热情惊呆了。

1956年,周筱芳和淮剧皇后筱文艳历史上唯一一次合作《荆钗记》在沪连演四个半月客满,轰动上海。

要让周派艺术发扬光大

周筱芳长期在民营院团演出,导致周派传承没有延续性,这成为周芝祥与亲朋好友策划成立周筱芳流派促进中心的动力。目标是效法宝山沪剧团,极少核心成员加大量外援,让周派艺术发扬光大。

周芝祥说:“先弄折子戏,再做全本 《岳飞》。剧本都是现成的,父亲去世以后再也没有演过。”理事会成员、原上海淮剧团团长陈忠国认为淮剧有能力搞大戏,“在上海,淮剧团班底是最完善的,比如《挑山女人》音响、舞美都是淮剧团做的”。明年是周筱芳去世40周年,陈忠国希望周芝祥能找到年轻徒弟,“流派是戏曲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流派,怎么争取观众?我们得把周派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国家大力保护传统戏曲,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作为”。

周筱芳逝世40周年纪念演出,柏万青立志要唱更长段的《白虎堂》。戏曲频道凌晨两点放淮剧,她看得津津有味。2014年、2015年上海“两会”,柏万青都提出促进淮剧发展提案,“我们这代还爱看戏,下一代人对戏了解太少了”。

责任编辑:梁祎(QC0007)  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