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鹿原》 田小娥黑娃爱情成主线

2015-12-19 08:4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王传越与周晓琳

由陈忠实创作的小说《白鹿原》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剧等艺术形式,日前,由程大兆编剧作曲、易立明导演的歌剧《白鹿原》在西安音乐厅以音乐会版的形式初登舞台。歌剧以小说中田小娥与黑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折射出西北乡村社会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

程大兆在演出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说《白鹿原》是一部鸿篇巨制,创作歌剧《白鹿原》的路途十分艰难。当我们确定要创作这部歌剧时,曾经寻找了很多剧作家,但大部分都谢绝了。最后我下决心自己创作剧本。我觉得,黑娃和小娥两个人的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国家命运都紧紧相连,其中渗透着的悲剧感也正好是原著的核心精神。它既能折射出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革,又能通过两个人和相关人物的命运讲述人性中最为感动观众的情感。在音乐风格上,在以西方歌剧形式为主的同时,加入了秦腔、西北民歌、民间音乐中的元素。当然,很多的元素并不是生搬硬套,比如一些乐句的尾音有着秦腔的色彩,有些民间音乐元素融在班子偶背景中,让它们与歌剧形成一个整体。”

歌剧《白鹿原》的主演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的年轻歌唱家周晓琳、王传越、孙砾、王泽南等,他们经过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出的不断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周晓琳演绎的小娥有一种独特的悲壮和坚韧,而王传越扮演的黑娃则有着豪迈之气。孙砾扮演的鹿三对人物的理解可谓入木三分,而王泽南则表现出白孝文的两面性格。青年指挥家侯颉执棒的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能将这部结构复杂的作品准确表现出来,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一些观众在看完演出后对该剧表现出的戏剧张力予以赞赏的同时,也对是否需要用三个多小时来演绎这个故事提出意见,特别是结构上的拖沓与冗长,与现代社会的审美脱节等。主创团队表示,这一次音乐会版本的歌剧《白鹿原》只是一次试演,进一步修改后于明年正式以歌剧版面见观众。

责任编辑:王钊(QS0003)  作者: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