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抢救文化记忆

2015-12-09 09:24 中国文化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用镜头抢救文化记忆 ——“中国记忆”项目记录珍贵历史文化资料

国家图书馆对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进行口述史访问

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记忆”项目,以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为主要建设内容,以中国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专题,对记忆资源进行采集、收集、利用和推广。

4年来,“中国记忆”已建成“东北抗日联军”“我们的文字”“当代著名学者口述史”等20多个专题库,收集到逾600小时的口述史料、影像文献和大量历史照片、手稿、非正式出版物等珍贵文献资源,并通过在线发布、展览讲座、图书出版、文化体验等途径面向公众推广服务。

与时间赛跑,记录即将消失的历史

“中国记忆”项目组一直在与时间赛跑,通过进行口述史采访,记录事件在不同个体的记忆和环境中留下的印记,多元性地还原历史原貌。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是“中国记忆”项目建设时间最长、口述史受访人最多、收集文献载体形态最多样的专题。几年间,专题组先后在北京、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黑龙江7个省区采集和收集79位受访人超过150小时的口述史料。同时,还收集到纸质或数字版历史照片约1000幅、老战士日记手稿17册、非正式出版物138册(件)等。

项目组在寻访抗联老战士和收集抗联史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大量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和战迹地。2015年8月至9月,项目组对这些密营遗址和战迹地进行了首次影像拍摄,获得约10小时的影像资料。随后,国家图书馆和当地林业局共同组织军事科学院、黑龙江省党史办等机构的相关专家进行研讨,专家认为这些密营遗址和战迹地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和承载历史记忆的“记忆空间”,是开展抗联历史研究与实地考察的生动素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历史教育的绝佳场所。2014年,国家图书馆还相继开展了中国远征军、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亲历者和汶川志愿者等专题资源建设。

在受访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和中国远征军专题的口述史受访人中,目前已有11位东北抗联老战士、2位远征军老战士和1位东北抗联的后代逝世。

重要人物经历了不同于常人的生命历程,保有着对某一领域影响更为深刻、关系更为密切的个体记忆。国图“中国记忆”项目组先后访问了图书馆学家钱存训、吴文津,红学家冯其庸,病毒学家顾方舟等诸多领域的大家。其中,对冯其庸的口述史访问历时2年,共进行访谈23次,视频口述史料总时长52小时,转化为文字口述史料52.34万字。

记录濒危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十二五”时期,国家图书馆通过收集代表性技艺传承人的口述史料和遗产项目的影像资料等方式倾力建设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专题资源,至今已先后开展了“中国年画”“大漆髹饰”“蚕丝织绣”“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英雄”五大专题的资源建设和推广。2014年,国家图书馆派出的5组资源采集团队行程数万公里,在北京、上海、浙江、安徽、陕西、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等省区市采集30个与我国各民族文字相关的非遗项目影像资料及30余位传承人、多位相关专家的口述史料共计近200小时。

这些濒危文化遗产类专题资源,直观鲜活地展现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记录了群体记忆的产生和汇聚,抢救保存了传统技艺的系统流程。透过这些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动态描述,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生源流、发展状况、当下处境形成更为立体的感观体验。

丰富收藏体系,推进记忆资源服务

长久以来,以口述史、影像史为代表的音视频资源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国家图书馆所采集的音视频资源有效填补了我国此类文献资源收藏的空白。此外,《中国记忆项目口述史访问伦理规范》、《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建设技术标准》等标准规范的制定,为全国文献收藏单位开展相关文献征集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藏以致用,国家图书馆在构建专题记忆资源体系的同时,利用在线发布、丛书出版、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同时,项目出版《大漆髹饰传承人口述史》、《大漆的记忆》、《丝绸中的记忆》、《我们的文字》四部专著,其中《我们的文字》上市后持续在亚马逊图书销售专项排名中名列第一,先后三次重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欢迎。此外,国图举办“中国年画”“大漆的记忆”“丝绸的记忆”等大型专题展览4场,累计参观人数超过52万人次。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作者:张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