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是近乎沉睡的资源”

2015-12-01 09:09 千龙文化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1月30日讯(记者 纪敬)11月30日,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庆胜小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DSC0

11月3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联合主办的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庆胜小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就其长篇小说《第五类人》《跨越世界末日》《萨满的太阳》以及中短篇小说集《陷阱》进行研讨。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涂克冬·庆胜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从小生活在政府大院,当过知青,烧过锅炉,干过刑警,做过法律老师,1994年创办了内蒙古庆胜律师事务所。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有了较多的感悟,他把这些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开始了文学创作。

他200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五类人》,书中描述了一些边缘人的生活和命运,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2007年他发表了第二部小说《跨越世界末日》,这是一部反腐小说,揭露了司法腐败现象,于2009年荣获了第九届索伦嘎奖。第三部长篇小说《萨满的太阳》,是他的第一部以本民族生活为素材的小说。

“少数民族文学是近乎沉睡的资源。”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这是中国文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萨满的太阳》不是一般的抗战故事,是古老民族的“天道”与现代性的冲突。渔猎民族怀着朴素的基本信念,质疑现代性中埋伏着陷阱,获得力量省察。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表示,涂克冬·庆胜的作品抒写了个人命运和多民族人群的倾诉,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扫除了雾霾,给心灵带来慰藉。

“小说需要把丰富的生活上升到精神的审美景观。”作为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的范咏戈在读过茅奖参评作品后认为,当下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中存在四个问题,很难有娴熟把握时代整体特征的作品,主题内涵地开掘较少触及哲学层面,而叙事过于琐碎,没有创新。缺少较好的故事形态,而这一点正是涂克冬·庆胜作为少数民族作家的优势。

“《萨满的太阳》传承了底层叙事,对战争内涵有新的认识,不是简单把日军漫画化,具有少数民族作品不可复制和模仿的经历。”范咏戈对庆胜的小说对给予评价。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