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茶馆请裱糊匠

2015-11-25 08:1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老北京茶馆请裱糊匠

裱糊,是当年流行于北方的匠人,以糊顶棚、窗棂、门楣和为葬礼扎纸人纸马为业,在传统建筑行业中,属八作(读一声)之一。

北方冬季寒冷,多用煤取暖,加上多风沙等因素,天长日久,室内往往污秽不堪,重新粉刷的成本太高,不如以纸糊墙,方便更新之外,成本尤廉。此外,旧时代没有玻璃,窗户上也需蒙纸,既能挡风,又能透一点光,这也需要裱糊匠的手艺。所以,老北京一到冬天,裱糊匠便供不应求,至于雪后、雨后,更是生意盈门。

由于裱糊匠兼营扎纸活,所以多用“冥衣铺”为号,据1936年的《冀察调查统计丛刊》统计,1935年内北京城内冥衣铺店铺有173家,共拥有资本8605元,到1940年《新民报》统计,北京的冥衣铺已达到281家。

据清代震钧的《天咫偶闻》记载:“裱褙匠之工,尤妙于裱饰屋宇,虽高堂巨厦可以一日毕事。自承尘至四壁、前窗,无不斩然一白,谓之四白落地。”老北京俗语中的“四白落地”,就是从裱糊行的术语演化而来。

不仅普通家庭要裱糊,皇家也要裱糊,按规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窗隔,每年糊一次。”裱糊时间均安排在入冬前,高丽纸一般是朝鲜进贡而来,不足则靠进口补足。由于特别昂贵,因此一般宫殿不能使用高丽纸,只能用“毛头纸”,或者用从三大殿揭下来的、用过的高丽纸。

裱糊匠的绝活是糊顶棚,就是用纸扎出顶棚,一可缩小房屋空间,使它变得更暖和,二在房顶与人之间增加一道隔挡,比较干净。

纸顶棚分两种:一种是平面顶棚,另一种是立体顶棚。

因平面顶棚面积大了,易发生弯曲,需经常更换,而立体顶棚是先用高粱秆搭出骨架,用竹签和绳子互相连接,搭出各种造型,甚至可做成穹顶。搭架子的高粱秆也分两种,一种是用纸包好的“白杆”,一种是用火熏出来的“黑杆”,如此处理,是为了防止生虫。

架子搭好后,就要裱纸,第一层是底子纸,然后再糊上银花纸,即大白纸上印上银色花纹,这种纸多产于安徽,又称“安徽银花”,而皇家糊顶棚则更麻烦一些,厚达5层,其中有一层是麻,此外还有堆嵌出各种花纹等工艺。

裱糊虽然属手艺活,但和其他行当不同,八旗子弟可以从事它,甚至有可能裱糊这门手艺就是八旗传入关内的,因为明代故宫并不糊顶棚之类,旧京从事裱糊业的多是旗人,自称手艺为“业余习作”。裱糊业不允许四处招揽生意,匠人必须一大早汇集于茶馆,有需要裱糊匠的顾客,直接到茶馆招人,如果选定,必须主动邀请匠人,且代付茶资。

在传统建筑八大作(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裱糊作)中,其他匠人见面都是作揖,唯有裱糊作的匠人彼此请安,带有很强的八旗文化色彩。

本文主要内容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责任编辑:王健岚(QN0029)